星期四   2022年09月29日 经济晚报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 · 江西:数字赋能 融合发展
  • ·南下村的“农民一姐”
  • ·湘赣边“兄弟村”携手抗旱

□二十大代表风采

南下村的“农民一姐”

  仲秋时节,记者在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见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时,她正熟练地操作无人机为稻田喷洒农药。石玉莲是乡亲们口中的“农民一姐”,领着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1993年,19岁的石玉莲从职业高中毕业后,曾从事养蛇、办蛇酒厂、种果树、林下养殖等多种农业生产。由于缺乏技术、管理经验与销路,大多以失败告终。然而,创业路的坎坷并未击垮她的意志,2012年8月,她报名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学习。

  学习期间,石玉莲除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外,还不知疲倦地到其他专业班去“偷师学艺”,并结合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认真向老师请教,总结经验教训。

  2014年,毕业后的石玉莲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科技手段,重新走上农业创业之路。这一次,她在自家门口的几亩荒田里做起了“水稻免耕直播栽培”试验,让乡亲们亲眼看着“草里种出稻子”的神奇。

  然而,乡亲们却保持着观望的态度。石玉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从自家亲戚入手,说服他们试用新技术,并倡议组建水稻专业合作社,由她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经过一番努力,由74户农户组成的金坪民族乡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

  村民缺少技术、没有良种,石玉莲就自掏腰包买种子;无力催芽,石玉莲专门购买自动催芽机供村民免费使用;农资款短缺,她垫资将化肥农药拉到田间地头,让大家先用;农忙季节,人力不足,她家的收割机免费为村民服务。

  在石玉莲的努力推动下,合作社所有农户全部采用了水稻科学施药、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免耕直播等种植新技术,每亩可增收300多元。良好的效益带动了更多乡亲加入到合作社,合作社社员迅速增加到136户,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5000多亩。2020年,她又创办了养鸡场,引入科学养殖方法,年产量达16万羽,年产值380多万元。

  在耕种之余,她在田间地头设立“课堂”,向更多村民传授直播种植要点、农药配方比例等种植技术,并手把手教大家实地操作。“乡亲们都很信任她,愿意跟着她干。”谈起石玉莲,南下村村民范柳英竖起大拇指。

  “我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真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尽一份力量。”面对记者,石玉莲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宋靖辉 李歆)







与年龄赛跑的72岁“跑马奶奶”


29n1.jpg

杨秀云(中)在芬兰参加马拉松比赛


  72岁的杨秀云,清晨跑10公里被她称作“每天第一顿饭”。

  退休前,杨秀云是江西南昌朝阳垦殖场的养殖工,那时的她并不知道什么是马拉松;退休后,她已经跑了近40次马拉松,跑马拉松的足迹最远到达了芬兰赫尔辛基。

  “人生就像马拉松,我只是在与自己变老的速度赛跑。”坚持奔跑22年的杨秀云说。

  刚退休时,杨秀云患有肾结石,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只能通过服药配合运动的方式进行康复。那时,杨秀云经常在赣江边看到有人跑步,无论刮风下雨,乐此不疲。

  一天清晨,杨秀云出门散步再度遇到这群跑友,他们相伴奔跑,还不时为彼此加油。看到投来羡慕眼神的杨秀云,跑友们热情地邀请她加入。

  “刚开始,我生怕会拖他们的后腿,但他们非常热情地接纳了我。”从跟着跑5公里逐渐到10公里、20公里、42.195公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杨秀云用脚步丈量的距离越来越长,还收获了一群情同家人的跑友。

  奔跑,也给杨秀云的身心带来了改变。过去的杨秀云沉默寡言,但跑步让她的笑声爽朗了起来。2006年,杨秀云加入南昌长跑协会,成为首批会员。

  2011年,杨秀云报名参加上海马拉松赛,但人生“首马”5小时才完赛,她并不满意。此后,她观看专业跑步教学视频,一遍遍学习调整自己的跑步动作,晨练时也请跑友帮忙纠正自己的跑步姿势。

  2012年,杨秀云右腿患上了静脉曲张,接受手术后暂停了跑步。不少跑友以为杨秀云会就此止步,但手术3个月后,一个清晨,她又出现在了赣江边。

  2016年,杨秀云中签杭州马拉松赛。经过5年专业训练,当年66岁的她跑出了4小时20分的成绩。“能参与就是胜利,跑了这么多年,我明白了跑马拉松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在和自己比。”杨秀云说。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在杨秀云的带动下,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与她一起,清晨五六点到江边晨练,在人群中奔跑的三代人构成别样的风景。

  “现在我跑10公里要花一个半小时,速度慢了,但我的脚步不会停下。”杨秀云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