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1月24日 经济晚报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 ·公告
  • ·提质增效强产业 逆势奋进开新局

□开局之年看工业·南昌篇

提质增效强产业 逆势奋进开新局

  2021年,南昌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稳增长、强产业、抓项目、扩投资、优园区、促发展,新经济加速壮大、新动能加速引育、新引擎加速打造,实现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1-11月,南昌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增速2.1个百分点,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列第6位,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882.6亿元,同比增长22.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0%,比全省平均增速高6.7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2位。

新定位引领工业经济新发展

  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强省会战略,为南昌科学谋划了“一枢纽四中心”的目标定位,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南昌市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构建了“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大会引航”系统推进产业发展体系。

  规划引领。始终保持规划一致性、延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布局,聚焦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规模化,制定了《南昌市新型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昌市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昌市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2021—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抓紧布局未来产业,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

  政策引导。紧盯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指导作用,围绕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出台了《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稳投资、小升规”的十条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惠企政策,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政策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快完善“一产一策”,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专项政策精准助力产业提质升级,更高质量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大会引航。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办好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2021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2021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共签约项目111个、总金额1351亿元,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全球有名气的窗口展示平台,以高水平办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中国商飞全球供应商大会、欣旺达动力电池全球供应商大会、华勤技术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等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全球超1000家核心上下游供应商参加,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供应链循环,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互融共生的产业集群。

新变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引进新变量、培植新优势,深入推进产业链铸链、强链、延链、补链、壮链工程,不断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蓄积澎湃动能。

  围绕发展谋变量。持续完善细化产业链“四图”“五清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产业链全景图,为重点产业产业链招商、大项目引进、优强企业培育提供精准指引。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广东七市合作交流,南昌航空技术和科技装备融合发展产业协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分别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珠海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不断强化区域合作,加速推进南昌市产业优化升级。

  抓牢项目拓增量。扎实开展工业领域“项目大会战”,制定《南昌市工业领域“项目大会战”专项实施方案》,共251个项目纳入“项目大会战”项目清单,项目总投资3342.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12.2亿元,2021年1-12月完成投资676.1亿元,占当年计划完成投资比重110.4%。总投资150亿元的经开区江铃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实现部分投产,总投资128亿元的江铃小蓝富山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全面投产,总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南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华勤千亿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济民(小蓝)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顺利开工。

  技改提升优存量。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工程,加快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现代针纺、机电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改升级,全年共推进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93个。全力推进“5G+智慧工厂”项目建设,遴选了26家工业企业纳入“5G+智慧工厂”项目培育库,以专项政策为引导、以专家智库为支撑、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建专班、搭平台、送服务,截至目前,江铃新能源“5G+智慧工厂”项目、华勤“5G+智慧工厂”项目、龙旗“5G+智慧工厂”项目等快速推进,华兴针织“5G+智慧工厂”项目基本建成。

新服务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硬件配套和软件升级,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链长制走深走实。印发《南昌市产业链链长制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思路、细化目标、压实责任。不断优化产业链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推进体系,积极开展产业链技术对接、市场拓展、金融保链强链等综合活动,2021年全年各产业链已累计开展各类调研、座谈400余次,开展产销对接、产业链招商、产融对接、人才对接等综合活动220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近120个,办结率超90%。

  大帮扶抓紧抓实。深入开展全市工业企业“大走访、大帮扶”活动,落实“一人一企”包干负责制,全面收集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及政策诉求,建立工作台账、销号管理制度,积极构建“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流程服务体系,第一期收集的70条企业诉求问题已全部对接,其中办结销号70条,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97.1%。

  新平台筑牢筑实。紧紧围绕配套升级,不断提升平台支撑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南昌,全国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正式挂牌并试运营,江西移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营。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5G基站加速开通,全市累计开通5G基站12350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6.2个,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为南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南昌落实“一枢纽四中心”新定位、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起步之年,也是南昌工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南昌市将坚定不移贯彻工业强省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要求,突出制造业这个“强市重器”,强化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支撑”,抓实数字经济这个“一号工程”,着力实现经济总量与发展质量“双跨越”。

(顾子京)

24x3.jpg

南昌江铃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

24x1.jpg

龙旗产业园

24x2.jpg

兆驰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