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3年03月29日 经济晚报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 ·今年“清朗”行动聚焦九大网络乱象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启幕
  • ·十年来PM2.5浓度下降57%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它们是: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的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杰出代表,以更加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入选的很多项目的考古发现开创“历史之最”。比如,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因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郧县人”)而闻名。2022年5月18日,“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专家表示,“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

  有的发现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翔实的资料。比如,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系列遗迹重现了宋元温州港的繁华景象,为温州坐实龙泉瓷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丝”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物证;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

  本届推介活动共收到32个参评考古项目,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终评会评委通过抽签方式从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21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