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12月05日 经济晚报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 ·“假水”不流行了?网上仍大量存在!
  • ·日本新研究探明一种乳腺癌治疗机制

“假水”不流行了?网上仍大量存在!

网售“三无”产品居多,仅部分产品标识“不可食用”“非饮品”

  近期,一种外表看似与普通饮料相似、却称为“假水”的玩具风靡全国。它多存在于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内售卖,是一种类似于软泥玩具的产品,因为外形很像饮品,儿童的认知能力又相对较弱,容易让儿童认为其是可食用的食品而购买、误食。这当中隐藏的安全隐患引起了广泛关注。


5Y7.png

5Y9.png

  线下门店出售的“假水”产品及其底部成分信息。


线下“假水”热度减弱网上“三无产品”不在少数


  “假水”玩具走红后,多地媒体报道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或正在责令下架整改。11月30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南京建邺区的几所学校附近文具店。在螺塘路上的文具店内,当记者询问有无“假水”时,店员坦言,这段时间买的人不多,所以卖完之后没有再进货。“夏天的时候比较火,小孩子喜欢玩,但是明显感觉现在已经不流行玩这个了。”

  记者随后又来到位于高庙路上的一个文具店,刚进门,就发现不到一米宽的货架上,摆了两层软泥玩具,在这其中,记者就发现了一款标明是“假水”的芒果奶昔产品。“就剩这一瓶,卖完了这段时间也不打算进货了。”店员告诉记者,货架上的这些产品其实跟“假水”差不多,都是“起泡胶”,很久之前就有了,对小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玩具。

  线下门店见的不多了,但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假水”,假奶茶、假豆浆、假矿泉水等各种样式的相关产品依旧大量存在。记者点进一家店铺,询问了一款销售较好的“假水”产品,评价中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很喜欢玩。但记者仔细阅读商品详情,并询问店内客服后确认,该产品甚至没有任何产品成分说明。商品名是用的外文标识,生产厂家、地址、保质期等信息在瓶身也没有显示,没有外包装,属于“三无”产品。而这样的产品不止一家店铺有。

  这些产品的价格多在几元至十几元之间,外形酷似各种缩小版的饮料瓶,有的产品瓶身印有豆浆、冰糖藕粉羹、雪碧等颇具误导性的字样,瓶内液体也多有一定的流动性,乍一看真的很像迷你版可食用的饮品,且只有部分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识“不可食用”“非饮品”等。


除了硼砂,“假水”中还含致癌成分


  其实,近几年类似的水晶泥、起泡胶等软泥玩具层出不穷,它们或多或少都曾被报道检测出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此前,央视记者采购了9款14批次“假水”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经过取样检测,测试数据显示,这9款14批次的假水玩具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大的超标量大概超标了6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玩具中之所以会添加硼砂,是因为硼砂能够改变水样物质的流动性,让“假水”更具弹性、延展性,呈现更似液体的效果。但硼砂的毒性较强,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那么,除了硼砂,它还有哪些安全隐患?记者在线下门店售卖的“假水”产品中发现,其成分为纯净水、PVA、保湿剂、色素、PP、PET等。南京江北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孔玉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物质多为有机化合物,对皮肤的伤害性如何还无从考证,但不建议儿童在皮肤有破损或汗液较多的情况下接触这类玩具,容易沾染眼鼻,引起不必要的伤害。“此外,PVA、PP确实有一定的致癌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儿童在玩耍这类玩具时,家长要做好监护,谨防误食,且要及时洗手消毒。”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