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1年03月18日 经济晚报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 ·昌九客专下半年开工建设
  • ·宜春:扎实开展工业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专项督查
  • · 两家赣企入选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名单
  • ·江西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

宜春:扎实开展工业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专项督查

  为推动宜春市工业企业(项目)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确保实现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2月19日春节长假一结束,宜春市政府就派出了五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督查工业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此次督查重点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和项目复建、稳增长政策落实等情况,以现场查看和座谈调研的方式开展。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2日,宜春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面实现复工(除少数行业监管和停产企业外),平均产能恢复率87.96%。累计复工人数237392人,员工返岗率89.8%;全市亿元以上续建项目267个,复工262个,复工率98.13%。其中10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复工 54个,复工率100%。

确保稳产复工

  宜春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打好复工复产“攻坚战”。各地主要领导提前部署春节放假复工与稳产、稳岗、稳员工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工业稳增长,过年期间亲自督办复工复产二维码扫码填报工作,填报率两日内增长30%以上。春节复工后,各地相关服务单位深入到重点企业和项目现场进行慰问走访,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督促企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复建。县级领导纷纷带队外出招商,对意向项目进行深入洽谈跟进,产业招商氛围进一步浓厚。

强化政策引导

  宜春市属10个县(市、区)及经开区均出台了春节期间稳岗稳产政策,对不停产企业给予用电补贴,对留宜过年的外地员工发放春节红包、加班补助和防疫物资等“暖心大礼包”。据初步统计,全市兑现奖补资金共计3700余万元。《宜春市工业强基八大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以后,樟树市、袁州区等地正陆续出台配套政策,集聚要素向工业倾斜,拿出真金白银对企业进行奖补,进一步提振了企业尽早复工复产复建的信心。

创新服务机制

  各地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创新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丰城市开展“五问入企”活动,即“问需要需求、问计划目标、问落地成效、问问题困难、问对策措施”,引导各级干部践行“保姆式”服务理念,将服务落到实处。樟树市建立企业诉求一体化办结工作机制,形成“营商办统一受理诉求—部门分类办理诉求—征求企业意见—市领导签字确认—营商办回访企业并通报”工作闭环,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顺畅办理。袁州区实施区领导及特派员挂点服务,建立工业项目落地跟踪服务机制,实行项目清单动态管理制度。经开区新组建“金湖、金都、金巢”三个产业组团工作办公室,深入园区企业和在建工地,主动靠前服务。

狠抓要素保障

  为保障企业复工需求,各地各部门协同服务、多措并举,全力为保障企业生产保驾护航。经开区、袁州区为保障园区用户春节期间用汽需求,与京能热电公司协调,按比例分担补贴费用,经初步测算仅经开区补贴金额就达385万元。万载县供电部门坚持24小时工作制,提供“全天候”保姆式电力服务,确保企业在春节期间生产经营不受影响。铜鼓县通过“财园信贷通”解决山里人家等4个企业资金1800万元。高安市、靖安县等多地开展2021年春季招聘大会,组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网络直播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加强安全监管

  为确保工业制造领域安全生产,各地提前制定企业复工复产开工方案,对部分工业企业进行安全督查,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新入厂的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奉新县制定了《工业制造委员会工贸行业“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万载县成立督查组,开展花炮、危化品等行业隐患排查,保障复工企业生产安全。樟树市拿出220万元财政资金,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化工和工贸企业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列风险隐患清单—分类发给责任单位领导—督促企业整改—应急部门验收”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截止目前,宜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委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做到了防控疫情和稳经济“两手抓、两手硬”,切实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主动做好企业复工复产保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据介绍,接下来,宜春市将继续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加强运行监测、加速复工达产、加快项目建设、加强企业帮扶等多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成效,以增速和排位的两个高开高走为全年工业发展定下主基调。

(李凡 毕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