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04月02日 经济晚报 首页
首页
  • ·导读
  • ·天空之眼瞰雄安
  • ·重大布局!聚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翩然落广寒 月背折桂去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挖宝”

3n33.jpg

  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工作情况。

(图据新华社)


  历经38万公里、30天飞行,嫦娥六号探测器终于抵达本次任务的目的地——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抵达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

  接下来,嫦娥六号将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并开展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其携带的有效载荷将进行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任务实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与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相比,嫦娥六号任务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并将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完成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节点。

  此前,人类在月球开展的全部采样任务,均位于月球正面。人类第一份来自月背的月壤样品,将由嫦娥六号完成采集。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批准立项。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再到如今嫦娥六号即将月背“挖宝”……2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刷新人类月球探测的纪录。

(据新华社)




3n3.png

嫦娥六号探测器。


着陆腿


  每条着陆腿由1个主腿、2个副腿和1个足垫组成,采用新型高强合金材料并填充特殊材料制成,以便着陆时安全地支撑住探测器,并传递、吸收各种冲击力。


轨道器


       发射升空后,轨道器将依次完成地月转移、中途修正和近月制动;在采样任务完成后,轨道器将与从月面起飞、进入环月轨道的上升器主动交会对接,接收样品并踏上回家之旅。


着上组合体


  嫦娥六号在落月前,首先要进行组合体分离。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的“四器”组合体要先分离成两部分,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继续留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着上组合体携带了许多的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就像是探测器的“眼睛”和“耳朵”,它们通过光学、微波等方式自动判断具体的着陆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