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1月26日 经济晚报 百姓经济
百姓经济
  • ·第四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来了
  • ·2020年人口出生率跌破10‰
  • ·住院费跨省结算率力争五年内超70%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难点怎么攻克?

第四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来了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部分地方遇到改造计划不科学不合理、多渠道筹措资金难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3日在官网公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四批)》,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各地解决问题的可复制政策机制和典型经验做法。

  清单聚焦了国务院大督查、审计发现及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部分地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不科学不合理、统筹协调不够、发动居民共建不到位、施工组织粗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难、多渠道筹措资金难等六方面的问题。

  清单列出了部分地方解决问题的举措。浙江省宁波市建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对项目改造方案进行竞争比选,择优纳入年度计划。北京市实行“居民申请、先征询意见制定方案、后纳入年度计划”的工作机制。江苏省常州市统筹考虑居民当前与长远需求,积极推动实施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同步加装电梯。

  湖北省宜昌市采取“三轮征询”工作法,征求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宣传改造政策,推动形成共识。广东省珠海市、四川省成都市要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案需法定比例以上居民投票表决通过方可实施,确保“改什么”居民说了算。

  此外,山东省淄博市动员居民参与改造相关施工监督,通过“眼见为实”打造“居民放心工程”。重庆市九龙坡区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力量采取“市场运作、改管一体”方式参与改造,培育项目自身造血机制。福建省明确电力、通讯、供水、排水、供气等专业经营单位出资责任等。         (据新华社)


一些街边鼻炎馆无行医资质

动辄上千元的高价药竟是消毒品

  冬季是鼻炎高发期。不少饱受鼻炎困扰的患者,被宣传广告吸引,到街边的鼻炎馆就诊或求助线上问诊。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写下了自己的“看病”经历,称“花了上千元没治好”。“大街小巷的鼻炎馆安全吗”“网上卖的鼻炎药是骗局吗”等话题引发网民热烈讨论。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不少鼻炎馆无行医资质,有些患者为花样百出的诊疗手段花费上万元,但实际疗效甚微。一些所谓“神药”实为消毒品或普通食品,还有不法分子借鼻炎药实施电信诈骗。

  在重庆主城区打开一款导航软件,输入“鼻炎馆”三字便能看到周边分布着数家店面,其中不少是连锁店。记者来到其中一家进行体验。

  记者向店内一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咨询。这名工作人员用鼻镜查看记者鼻腔后表示,基本判断有鼻炎,可以免费体验一次治疗。

  据其介绍,该款药物还具备诊断功能。记者尝试喷过后,工作人员根据喷嚏数量和肉眼观察鼻腔即“诊断”记者患有慢性鼻炎。这家鼻炎馆除营业执照外,并未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今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未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重庆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第一次在鼻炎馆免费体验后,感觉鼻子通畅不少,店员多次推荐后买了产品,可几个疗程下来,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剧了。网民“一潭爱历史”称,自己在号称“百年老店”的某鼻炎馆先后花费4000多元没有效果,后来发现上药的员工无医疗资格,提出退钱但遭拒绝。

  去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经过摸排发现,当地某连锁品牌鼻炎馆以多种方式宣称具有医疗功效的“抑菌膏”实为消毒产品。

  今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线上销售假冒鼻炎药电信诈骗案。2018年底至2020年6月期间,7名主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开设4家公司组织人员冒充“老中医”销售鼻炎药,累计诈骗金额2865万余元,受骗人数达1.1万余人,涉及全国多个省份。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