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8月11日 经济晚报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 ·江西: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 ·三亚疫情仍处于高位进展期
  • ·江西专项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 ·今年以来处置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万余起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江西: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8月10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农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情况。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课题,聚焦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热点问题,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建立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覆盖全省的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11n5.jpg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记者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创新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江西省农科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兼职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0.7%,较2012年提高34.7个百分点。

       创新平台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投入近8亿元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建成了高安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和海南南繁育种基地,新建了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及综合实验楼;全院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4个,平台总数较2012年增长了3.3倍,其中,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项目数量显著增多。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各部委项目182项;争取科研经费9.15亿元,2021年全院到账科研经费比2012年增加了50%。


创新成果“含金量”足


       这十年,我省农业基础前沿原创性重要成果累计达到68项。包括克隆出世界首个促进水稻与丛枝菌根高效共生基因,为水稻生产从品种源头上实现“减肥、减药”的“双减”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对D1型细胞质不育基因的基础研究,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克隆及鉴定了水稻耐高温基因、辣椒早熟基因、芦笋性别决定基因等重要育种价值基因;领衔完成的国际“芦笋基因组测序分析”计划,构建芦笋全基因组SSR数据库;首创了国际领先的油菜“一年五熟加代”技术,育种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了2.5倍。

       自主培育并推广应用动植物新品种207个。“荣优225”“赣香占1号”“野香优航1573”“赣优735”等水稻优良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井冈芦笋、赣椒、赣苦瓜等特色蔬菜品种,解决了蔬菜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培育的“井冈”系列芦笋是全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解决了我国芦笋种子长期依赖进口问题;培育的赣油杂、赣芝、赣薯等系列旱粮新品种已成为我省主要应用品种,其中“赣油杂8号”油菜品种创下我省实产单产新纪录,是农业农村部主推主栽品种;“赣芝9号”“赣芝14号”稳固了江西作为全国黑芝麻第一主产省的地位;选育宁都黄鸡和崇仁麻鸡新品系9个,累计示范推广5亿只以上。

       研发绿色高效的技术模式超400项。研发的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彻底解决南方芦笋茎枯病危害严重问题;研创的碳基土壤改良剂、专用控释肥等系列物化产品,为一系列配套技术落地提供了措施保障;集成的耕地蓄水保肥、酸化土壤综合防控等技术模式,解决了南方红壤耕地结构变差、养分失衡和酸化严重等突出问题;集成创新江西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源头保障;构建的数十项畜禽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国家(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作为产品认证标准被采信与应用。

       此外,这十年,江西省农科院荣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6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44项,获授权专利286项,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100余项。


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十年来,我省累计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2000余名,对接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于87个县市区,开展服务活动超1万人次,开展技术培训活动800余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10万人次;示范推广“三新”成果500余项,辐射带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83个。

(记者 储符琳 实习生 郭曾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