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02月07日 经济晚报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 ·奋力攻坚 浮梁工业跑出“加速度”
  • ·赣州上犹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脱碳步伐
  • ·我国物联网新物种企业达156家
  • ·如期交付显实力 精筑品质守承诺

奋力攻坚 浮梁工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景德镇市浮梁县聚力工业强县后发追赶,坚持锚定“工业三年倍增、五年双倍增”目标要求,打出“强基础、增动能、上项目、促创新、优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组合拳”,工业发展焕然一新,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全县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8.04亿元,增长68.59%;完成营业收入92.53亿元,增长80.83%。同时,2021年以来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净增40户,超额完成净增28户的三年倍增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倍增。


聚焦产业发展强基础


  深耕产业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园区体制改革,组建产业园区管委会,打造“管委会+平台公司+社区”管理模式。2021年以来,全县投入17亿元完善产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成5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座标准化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1200余亩土地的“五通一平”。浮梁产业园调区扩区后面积翻番,形成“一区三园一基地”格局,产业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深耕“3+N”主导产业,强力推动以先进陶瓷、通用航空、新材料为主导,汽配、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锻造等为重要补充的“3+N”工业体系建设,持续狠抓供应链产业链强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2年,全县规上先进陶瓷企业完成总产值53.93亿元,增长1766.09%;完成营业收入44.58亿元,增长1682.26%。


聚焦招大引强增动能


  突出高位推动,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组建18支外出招商小分队,各级党政主官亲自挂帅、以上率下,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招商引资。2022年全县累计外出招商902天,对接企业492家,签约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突出精准招商,牢牢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不断开展链式招商、选资选商、招大引强。2021年以来,完成亿元以上工业招商引资项目4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6个、“5020”项目8个。


聚焦重点领域上项目


  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坚持实行项目领导挂点制,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建立“一对一”重点项目帮扶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早投产、早见效。2022年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增长107.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76亿元,增长70%。投资20亿元的华创精密制造项目,从洽谈到试投产仅用时63天;投资60亿元的以晴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99天即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当年实现达产达标,刷新了浮梁工业项目建设新速度。大力盘活存量企业,持续开展扶优扶强,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投资20亿元的景德镇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金绿能新材料项目、投资21亿元的景德镇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智能家居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2个“金意陶”、1个“乐华”突破性再造。


聚焦特色优势促创新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建立先进陶瓷粉体开发及应用中心、陶瓷膜研究中心和博士工作站。坚决落实“双碳”目标,不断推动企业创新、绿色转型。2021年以来,全县新增2家省级中小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瞪羚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累计达到68家;新增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其中景德镇明兴航空锻压有限公司入围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为景德镇市首家;新增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5家,其中省级节水型标杆企业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全县先进陶瓷产业发展迅速,2022年规上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5%、营业收入占全县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48.18%,占据了全县工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景德镇景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真空灭弧室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位列国内行业第一;浮梁县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真空继电器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60%,在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汽车领域销售额占比达到85%。通用航空产业项目从无到有,浮梁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产业项目建设纲举目张,将来规模效应突显。


聚焦痛点堵点优服务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创新建立“万名干部挂点万个市场主体”“承诺欠账清零”“企业安静日”三项制度,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大专项治理,上线“梁申办”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县。2022年,全县办结市场主体诉求900余件,清理历史欠账上亿元,各类入企执法检查活动减少81.3%,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压缩时长7.2个工作日,全县市场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县拥有市场主体24478家,增长26.19%;净增市场主体4673家,增长26.2%,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叶全养  吴昊  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