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0年01月21日 经济晚报 首页
首页
  • ·“井冈山”号来了!
  • ·江西:政府“紧日子”为百姓“好日子”

江西:政府“紧日子”为百姓“好日子”

 花钱要“省”,投向要“准”,关键要效果好,今年江西省两会上,“钱怎么花”成为热门话题。参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地方预算念起新“三字经”,折射政府财政支出新思维: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事业,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百姓的“好日子”。
花钱要能省则省
    花钱要省,成为此次江西省两会释放的重要信号之一。
    15日,《关于江西省2019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报告显示,2019年,江西省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4亿元,下降5.3%。江西省财政厅厅长朱斌分析指出,主要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报告对2020年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更加明确:省级一般性支出按照10%比例压减,市县也要相应压减。
    念好“省”字诀,让过“紧日子”成为自觉。江西省人大代表、弋阳县县长陈敏说,小到一张A4打印纸,大到国有资产配置,县里均坚持能省则省、能减则减,2019年弋阳县压缩一般性支出1315万元。
    过“紧日子”,还要防止公务支出“跑冒滴漏”。在江西宜春,当地积极推行公务消费网络平台监管,把全市2326家单位的公务支出统一“晒”到平台上,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江西全省2019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下降6.5%,已连续6年实现压缩。
    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成为新的一年政府省钱关键一招。江西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斌介绍,从2020年起,江西省直行政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根据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量入为出科学核定预算。
资金投向要“准”
    节用裕民,预算“账本”里透着“民生温度”:政府过“紧日子”,各类民生支出有增无减,资金投向更加清晰、精准。
    资金投向瞄准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江西2019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33.4亿元,增长16.2%。江西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副主任饶振华说,这一投入为江西省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资金投向瞄准民生所需。回应群众对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2019年江西省安排37.7亿元,实现学生资助政策各学段全覆盖,拨付13亿元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下达11.4亿元发展学前教育。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易艳丹对城镇“大班额”问题感受最深,曾经她所在学校人数最多的班级一度近80人。得益于财政支持,学校新建教学楼、修缮校舍,如今,班额普遍保持在45人左右。
    资金瞄准办实事,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2019年,江西省统筹1800亿元资金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完成51件惠民实事。报告提出,2020年将在前一年基础上再增加200亿元,围绕就业创业等8个方面继续办好民生实事,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县县长陈翔说,保障改善民生有新提升,就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的精准度,切实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使用效果要“好”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报告中的这句话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陈敏说,这意味着在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减法”的同时,更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产生投入的“乘数效应”。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体系。报告要求,2020年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基金项目、PPP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先行试点,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王斌介绍,强化结果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将成为预算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资金使用效果好,基层感受最明显。江西省人大代表、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党支部书记曾梓清说,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补足“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的同时,改变资金投入方式,通过产业奖补资金使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全村34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增收,为稳定、可持续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