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12月17日 经济晚报 必读新闻
必读新闻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
  • ·“十三五”江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6%

“十三五”江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6%

今年1105亿元中央直达资金全部下达市县

  12月16日,记者从江西省财政厅获悉,江西全省财政工作 “十三五”时期成绩斐然,取得跨越式发展。五年来,江西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财政收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202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0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07亿元,均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570亿元,增长2.9%。“十三五”期间,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税占比由78.5%提升至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8.3%。


“十三五”筹集8000亿元补民生短板


  江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斌告诉记者,五年来,江西省充分发挥财政“保驾护航”作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为稳住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基本盘”做出积极贡献。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筹“钱”上,坚持统筹资源,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五年来共获中央补助1.3万亿元,年均增长9%;积极争取中央地方政府债券限额6812亿元,精准聚焦投向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坚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江西省财政厅统筹盘活财政资金、资本、资产等,创新运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发展引导基金、PPP、融资担保等模式,撬动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11月底,财政“两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00亿元,达到3400多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0万户次。

  在用“钱”上,坚持积极有为,服务重大决策部署。五年来,江西省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区域发展、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支持“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比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创新省份建设,自2016年始,省级以每年不少于1个亿的增量连续大幅度增加科技专项资金,至2019年全省科技支出达183亿元,总量在全国排第9位,同比增长24.4%,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9%,在全国排第11位。“十三五”期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省累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461亿元,支持全省贫困县顺利摘帽。江西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共获中央奖励资金近10亿元,省政府为此对省财政厅予以通报嘉奖。“十三五”期间,共筹集财政性资金8000亿元,补齐民生短板,解决了一批群众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实事、难事,财政改革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千家万户。坚持财力向基层下沉,增强市县兜牢“三保”底线能力,县级财力占比63.7%,在全国排第2位。特别是今年,为战疫情、抗灾情,省财政当好“过路财神”,把中央下达江西省的直达资金1105亿元全部落实到市县,直接惠企利民;出台政策文件50多个,投入疫情防控经费近60亿元;积极争取中央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超50亿元,充分体现财政作为、财政担当。

  在管“钱”上,坚持提质增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五年来,江西省按照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深化全省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公共预算制度改革,牢固树立零基预算理念,制定通用支出定额标准,打破基数和支出固化格局,严审各项支出,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均衡性。

  在放“权”上,清理压缩省级专项资金,并实行“两个一般不”,即: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一般不再直接审批和分配市县具体项目。持续压减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截至目前,省财政厅仅保留2项行政许可;全省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016年的103项减少至5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016年的72项减少至31项,省级涉企收费项目为零。


2020年预计为企业减负1450亿元


  “稳就业”“保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重点围绕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惠民生工作。据了解,2018年全省减免税费657.4亿元;2019年全省实现减税降费1059亿元;2020年,全省预计为企业减负1450亿元。

  一是立足“稳”,着力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岗位。2020年,省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17.7亿元,提前下达2021年资金12.4亿元,统筹用于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退役军人、退捕渔民、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同时,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18亿元用于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帮助提高就业者职业能力。

  二是立足“扩”,着力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比如:对参保缴费累计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2020年3月至12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由参保地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发放失业补助金等。

  三是立足“帮”,着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省财政已下达2020年“三支一扶”计划资金1.05亿元,并提前下达2021年资金9621万元。开发基层公共服务专岗,对象为江西籍高校毕业生,优先安置双困生和应届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群众,从事公共就业、保险、扶贫、财政等相关公共服务工作。2020年,全省共开发3000个基层公共服务专岗。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增17.4%


  据了解,2016年以来,我省全力推动财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省如期高质量脱贫。

  坚持“大投入”。2016-2020年,全省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290.4亿元,年均增长17.4%,其中:省级资金146.4亿元,年均增长23.2%,连续四年保持“高增长”。此外,市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7.5亿元。

  坚持“强整合”。创新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统筹整合方案、率先引入第三方交叉审核、率先推行“联审联批”。2016年以来,全省24个国定贫困县累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461.1亿元,每年实际整合率均接近“百分百”,年均达99.57%。

  坚持“准聚焦”。聚焦“脱贫摘帽”精准发力。2016年以来,为全省计划脱贫摘帽县提前调度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额度共35.1亿元,安排新增债务限额支持共50亿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扶贫投入保障的重中之重,支持深度贫困村每村存量、增量扶贫资金和政策性融资达到1000万元。

  坚持“严监管”。围绕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精准帮扶“十大行动”等领域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突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建立资金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和约谈制度,奖优罚劣,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建立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实现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控,全省累计监控资金达3534亿元。


投入卫生防疫补助资金58.5亿元


  今年以来,为抗击疫情,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闻令而动,迅速出击,立足财政保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财政作为、财政担当。

  截至2020年11月,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补助资金58.5亿元。同时,下达特别国债资金190亿元,可统筹用于抗疫相关能力建设;统筹安排捐赠资金1.3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和疫情防控。

  全力护航复工复产。一方面,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稳就业,比如:下达就业补助资金17.7亿元,用于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职业培训补贴发放工作;发放一般企业稳岗返还资金4.22亿元,为1.67万户企业稳定职工124.40万人等。另一方面,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为企业和个人减负担,截至今年11月,共为企业减负264.72亿元。

(记者 林卓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