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吉安 > 要闻> 正文

十年蝶变 未来已来——庆祝井冈山经开区升格国家级经开区十周年

编辑: 刘科强来源: 经济晚报2020-06-10 09:34:29

  风雨无阻,岁月如歌!

  三千六百五十回,以鲲鹏之志唤醒晨曦,意气风发。

  三千六百五十天,治知之事,筑好鹰隼之巢、广厦之基。

  这是一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他们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骨子里散发着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井冈山经开区)成立于2001年11月,2010年3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3月,整合吉州工业园、河东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2020年5月,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第4个综合保税区。2020年是井冈山经开区升格国家级经开区十周年,这十年的进位赶超历程,也是吉安这座城市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十年,弹指一挥间,心潮澎湃,初心犹在;十年,破茧成蝶,振翅高飞;十年,利剑在手,所向披靡。

  十年蝶变,未来已来!



  井冈山经开区入口全景图


  戮力同心创造骄人成绩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局,每一个开局都有一个艰苦创业的阶段。20年前,工业崛起的号角在赣鄱大地吹响,吉安市准备甩掉农业大市的帽子,开始谋划工业强市的蓝图。秉承着“工业强市”梦想的井开区人以井冈山精神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灵魂,戮力同心、筚路蓝缕,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把昔日的荒山坡改造成今日的产业新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2001年11月,在吉安市城南的一片荒山上,吉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而出,吹响了全市工业崛起的号角。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体现革命老区的特质,2009年10月更名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21日,井冈山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开发区。他们大踏步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主动策应“吉泰走廊”建设,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吹响了“决战千亿园区、跻身全省十强”的号角。

  十年间,黑马养成,赛道驰骋,一路赶超。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202亿增长到2019年的1037亿元,十年间增长了5倍。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4年进位赶超,从2016年的第142位跃居到2019年的第45位,跻身全国经开区50强。在2019年全省开发区考评中位列第8名,实现了“决战千亿园区、跻身全省十强”目标。2020年5月,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第4个综合保税区。这是井冈山经开区升格国家级经开区十周年之际传来的佳讯,也是吉安笃定工业强市战略的有力实践。

  或许有人会问,在各项条件都相对落后的老区,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答案就在“井冈山精神”的五个字里。“只要瞄准了方向,吃透了井冈山精神,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久久为功,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这是全体井开区人的选择和坚持。


  国际视野谋划发展格局

  战略是发展的灵魂。井冈山经开区成立之初,就高标定位、科学规划,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建立起“1 3”产业发展体系。升格国家级经开区后,该区铆定“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产业技术国际水平、服务效能全国领先、美丽环境国内一流”标准,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基地和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硬件产业基地,建成新兴产业聚集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区。

  升格十年来,一批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在井冈山经开区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涌现出木林森实业、合力泰科技、红板公司、航盛电子、瑞声电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尤其是木林森实业公司,年产值从2010年的5000万元快速突破到现在的100亿元,成为园区首家产值破百亿的企业,LED中小功率封装能力全球第一,正向着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基地目标迈进。



  木林森光电产业园全貌


  一批行业巨头在该区快速成长起来,实现了裂变式、跨越化发展。合力泰触摸屏出货量全国第一,航盛电子车载视听娱乐系统和智能导航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红板(江西)有限公司实现主板产品从硬板到柔性板的全覆盖。经过持续不断培育,全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点线面体网”全链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约15%份额,带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占据全省三分之一体量的可喜局面。



  江西合力泰科技产业园


  平台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该区把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省率先成立金融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企业孵化中心、井冈山大学科技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配套设施;成立吉安市电子信息研究院,与井冈山大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红米谷众创孵化公司


  同时,井冈山经开区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发展,全方位打造产业集群,开展精准强链、延链、补链招商,形成“龙头企业 骨干企业 配套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快速集聚的发展格局,入园企业之间也形成了强大的朋友圈,一曲工业强音在园区完美合奏起来。近年来,该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5020”项目接踵而至,生益电子、巴斯巴新能源、米田电子、南亚新材料、威尔高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今年一季度,该区共签约引进项目18个,签约金额164.2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2个,2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项目1个,项目签约金额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


  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井冈山经开区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率先在全省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吉州区工业园、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含富滩工业园)2家省级开发区,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推进体制机制融合、要素空间整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去行政化”为核心,以“企业化”为特点,实行双线管理,“全员起立、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打破身份限制,点燃干事创业热情。

  注重科技创新,开展柔性引才,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设立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6亿元的技术改造扶持资金;成立1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投入科技创新专项经费1.2亿元,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达1%。全区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39个,有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占全市27%。

  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成立行政审批局,承接市级管理权限,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程序,全面实施“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统一出件”的“不见面”审批模式,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跑出企业服务和项目建设“加速度”。推行“领导领衔领办、全程全科代办”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企业注册时间由15天压缩至1天,企业投资项目缩减至30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资50亿元的巴斯巴新能源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投资20亿元的威尔高电子项目当年签约当年竣工当年投产,这是该区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从人事制度改革到“一区四园”改革,从机构改革到行政审批改革,井冈山经开区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改革动能,释放发展活力。“这是推动全区深化改革工作由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点改革向’运营、管理、招商、服务'的全面改革转变,用务实管用的集成举措,创造新的改革亮点。”井冈山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产城融合铸就美好生活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2012年开始,井冈山经开区按照“产城融合、配套完善、功能提升、生态宜居”的思路,拓展开发金鸡湖新区,完善提升西区。该区将美感要义体现在开发建设全进程,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突出质量效益标准,切实补齐短板,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金鸡湖新区围绕行政办公、总部经济、教育科研、商业居住等多种业态进行开发,建成产业集聚、功能现代、多业并兴、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按照“湖光山色、春意盎然、现代新颖”的定位打造金鸡湖创新小镇,将创新大厦建成集研发基地、人才高地、交流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融创新创业、产业孵化、人才集聚、信息交流、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创新基地,打造经开区灵魂。



  金鸡湖创新小镇效果图


  污水处理厂、华能供热管网、垃圾焚烧发电厂、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等生态环保设施逐步完善,“两型三化”园区管理提标提档行动顺利完成,建成绿色生态园区。陆地港、物流园、金融产业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工业配套项目投入运营,产城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



  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全景图


  邻里中心开业,仁安医院试营业,井冈山经开区学校二期主体完工,吉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全面投用,梨山公园二期竣工,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企业员工提供吃住购一站式服务,一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逐步成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井冈山经开区重整行装再出发,乘着国家批准江西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