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大湾区 > 时政> 正文

广东“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安排中的“深圳任务”

编辑: 邹舒云来源: 深圳特区报2021-01-26 10:19:19

​  广东进入“两会时间”。本次会议将审议备受瞩目的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深圳先行示范区,再到综合改革试点,深圳一年一个重大利好,一年一重新任务新使命;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一核一带一区”主引擎到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深圳篇幅”,深圳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

  小政注意到,在1月24日省长马兴瑞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交省人大会议审议的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圳任务”不少,凸显了广东对深圳的高度重视和特别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先看5年——

  200多页的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勾画了广东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未来五年,全省GDP年均增长5%左右,到2025年,广东GDP总量将达到14万亿左右,到2035年GDP总量可实现较2020年翻一番。

  “十四五”期间广东预计投资5万亿元投入重大建设项目和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十大领域、103个重大建设项目,其中涉及22个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包括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省级区域规划,即5大都市圈规划。

  这当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使命作用至关重要。

  1、双区引领:复制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

  《规划纲要》将“双区引领”作为广东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其中特别提到,复制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支持深圳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依法赋予深圳更加充分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深圳更大力度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完善改革沟通对接机制、政策调整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跟踪督促和经验总结,推动一批成熟的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带动全省改革发展,为全国提供改革示范。

  以改革联动为牵引,推动广深“双城”联动发展。推动广深两市完善战略合作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对接,聚焦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

  2、科技创新:探索建立深圳技术交易服务心

  深圳被誉为“中国硅谷”,在《规划纲要》当中领到的科技创新任务也最多。

  “十四五”期间,广东要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主要牵引,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其中,就包括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为重点,推进大湾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等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未来网络试验室深圳分中心、国家基因库二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深圳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规划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人才向大湾区集聚等等。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都是创新的关键因素。《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立深圳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支持深圳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支持深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营体制机制。

  未来,广东还将支持深圳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智能经济、健康产业等新业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交易平台。

  3、粤港澳合作:以“圳品”模式打造湾区食品区域品牌

  全力推进粤港澳融合发展是《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出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人员通关新模式,研究探索建立大湾区人才绿卡制度。

  近年来,深圳通过立法赋权制定了高于“省标”和“国标”的食品安全的深圳标准,并打造了供深食品“圳品”品牌,受到市民欢迎。今后,这个经验也将在全省推广。《规划纲要》提出,要携手港澳构建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制定实施“湾区标准”。推广“圳品”供深食品标准模式,打造大湾区食品安全区域品牌,探索建立大湾区食品团体标准。

  4、金融创新:支持深圳建设法定数字货币实验区

  根据《规划纲要》,广东要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这其中,要显著提升深圳的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级,支持深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科创金融、海洋金融、民生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国际创业投资中心和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在推动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方面,深圳也要发挥重要作用。《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广州争取建设法定数字货币实验区参与制定金融科技国家标准。推进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推广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客户营销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应用。

  《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强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合作,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产品互认。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深入推进“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积极探索“保险通”,积极构建多层次、深融合的跨境金融体系。

  5、区域协调:“一群五圈”

  在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方面,深化“双核 双副中心”动力机制、“湾 带”联动机制、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全面对口帮扶机制,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优化“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一群”即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五圈”即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包括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

  其中,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两市的都市区部分。充分发挥深圳核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展深圳市发展空间,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加强三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建设跨区域产城融合组团。推进河源、汕尾市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外溢、社会服务延伸,加强吸引现代要素流动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都市圈。

  再看今年——

  广东提出的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00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任务。

  1、出台省级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措施

  在政府报告提出的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中,摆在首位的就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报告提出全力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将出台省级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措施,探索实施省级行政管理权限负面清单模式,在制度创新、放权赋能、激发活力、营造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支持深圳构建高水平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供给,试点放宽国际新药准入,支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地用林改革试点,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等。

  2、推动广深深度合作、协同发展

  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3、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报告提出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建设“数字湾区”,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推动港澳法律、医疗、建筑及工程等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认证等领域与港澳协同取得更大突破,推进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加快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建设,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和“跨境理财通”试点。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和规则衔接示范。

  4、珠三角地铁互联互通,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报告提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珠三角地铁互联互通,努力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为重点,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成佛莞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清城际延长线,开工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推进深大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5、赣深、深江、深汕、深南高铁

  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开工合湛高铁、沈海高速机荷段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广湛、广汕汕、深江、深汕、梅龙等高铁和货运铁路建设,建设赣深高铁、南沙港铁路,推进深南高铁前期工作,谋划提升茂名北向铁路通道功能。加快深中、黄茅海、莲花山、狮子洋等跨江跨海通道建设;抓好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项目建设,建成湛江新机场、韶关新机场。加快重点港区港航项目建设,推进东江、北江等航道扩能升级前期工作。

  实现5G网络粤东粤西粤北主要城区全覆盖,打造珠三角5G网络城市群。

  6、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做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等先行启动区以及南沙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区,做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7、提升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水平,建立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

  在更大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做强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州、深圳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水平。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

  8、5大都市圈增强集聚功能

  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现代化都市圈要增强集聚功能,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大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9、支持广深开展国家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今年,广东将深化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其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为重中之重,报告提出持续推进放管服,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大力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生产许可、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其中提出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明确,要在2021年3月底前设立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圳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内一线城市一道,入选试点城市。

  10、提升广深中心城市金融能级

  报告提出推进金融强省建设,提升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金融能级,深化城商行、农商行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抓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