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头条 > 省内> 正文

【新春走基层】百年风华忆初心 红色渡口背后的故事

编辑: 储琳玲来源: 央视新闻2021-02-18 11:32:35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至江西于都,在当地30万老百姓的帮助下,8.6万红军4天渡过于都河敌人却毫无察觉,从这里开始了彪炳史册的长征。

  如此人数规模的部队是如何渡过当年没有桥的于都河,曾经的红色渡口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春节假期,于都县的长征渡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如今红军大桥、长征大桥等33座大桥横跨两岸,可在当年,这里却是红军长征路上的第一道难关。

  红军后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当年于都河面宽度有600多米的宽度,河上没有桥,水的深度达到1—3米,最大的水流流速达到了每秒1.2米。

  面对没有桥的于都河,大部队如何迅速渡河?在这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客家民居,透过门板和房梁被锯断的痕迹,我们找到了答案。

  红军后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于都老百姓是倾其所有,把家里的门板、床板、店铺板都拿出来,有一位70多岁曾大爷,他把家里全部的木材献完之后,又亲自把自己做棺材用的寿木搬到架桥工地。白天的时候,天上有飞机巡查和轰炸,当时每天傍晚五点之后,老百姓帮助架桥,在第二天凌晨的五点之前,要把浮桥从河面上拆下来,在六点半之前要把沙滩足迹抹平掉。

  男子帮助架桥,妇女和孩子也没闲着。在于都县坝脑村,我们见到了今年已经102岁的段桂秀老人,她告诉我们,当时8万多红军在于都县城集结,一天就要吃掉上千担稻谷的米,为了让红军战士们走时多带些粮食,家家户户都动员起来,日夜不停地砻米、舂米、筛米,总想为红军多做一些。

  红军烈士王金长遗孀段桂秀(102岁):红军那个时候就驻扎在水库坝上,很好的。我这里那里做饭,一双眼睛熏坏了。

  就这样,红军休整的半个月时间,乡亲们准备了36万斤的粮食,相当于于都全县百姓一年的口粮。

  广为传唱的《十送红军》,是1961年重新编创的歌曲,曲调来自赣南民间采茶戏,歌中唱到的:双手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早日传捷报”等歌词,唱的正是当年红军离开苏区时,苏区百姓与红军难舍难分的鱼水之情。

  那时赣南苏区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眼前这盏马灯的主人叫钟招子,当年她把10个儿子中的8个送去了长征,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

  钟招子孙子曾华昌:到了晚上,旁边一个大樟树那里,经常点到马灯,她怕他们出去那么久,不一定找得到家。

  长征时,86000多中央红军中,有17000多于都儿女。老百姓为什么愿意帮着红军,跟着红军呢?

  红军后代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我们赣南95%都是客家人,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所以见多了这些烧杀抢掠的部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支部队。战时打仗,闲时帮老百姓干活,处处为群众谋利益的部队。老百姓非常地拥护和支持,他们坚信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1934年10月17日晚至20日晚,在苏区群众大力支持下,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红军渡河的秘密,86000多红军仅用了4晚就从8个渡口渡过了于都河。

  摆渡红军渡河船工李声仁儿子李明荣(79岁):红军是老百姓组织的队伍,是自己的队伍。当年的红军走出苏区的大门,老百姓不舍得他们走,群众与党,鱼与水的关系。

  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当年红军从这里走向了胜利。如今,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红色渡口边,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故事还在延续。今年35岁的曾兴剑,他的爷爷当年就是跟着红军长征,2009年吉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他参军入伍。退伍后又放弃了律所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的深度贫困村做了一名驻村书记,一干就是8年。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村已于2018年整村脱贫。

  红军后代、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乡驻村书记曾兴剑:我爷爷当年跟着共产党,他们是有革命理想跟革命信仰的部队,从小到大在我心里面,要继续延续像我爷爷那一辈人的革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