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时政 > 省内> 正文

青年成中国乡村振兴主力军

编辑: 储琳玲来源: 新华社2021-05-05 21:46:19

丁旦和父母在讨论优质稻大米的产品特点。新华社记者陈春园摄

  在江西高安市务农的五年间,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毕业生丁旦渐渐褪去了学生气,成了种田“老把式”。只见他一米八的壮实个子,脸上架一副黑框大眼镜,身上总是灰扑扑的,沾着泥土和谷屑。

  在丁旦经营的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里,还有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高亮,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的肖文,同乡胡鹏等年轻人。“我相信我们这批带着情怀的年轻人,能与乡村农田碰撞出全新的‘化学反应’。”丁旦说。

  经过多年努力,这批青年人引领的合作社流转土地及订单农业的总面积已达5.9万亩,全部用于种粮,并为周边村民提供600多个田间工作岗位。

  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像丁旦一样的高素质青年人才来到农村。农业科技专家、管理人才、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在中国广大田间地头,这些青年正成为农村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者。

丁旦在调试农用无人机。新华社发

  从经济学硕士到农村能人,西安理工大学毕业生薛强在2012年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回乡成为一位农民。“我毕业后就回来种田了。我爸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年纪大了,我不回来,上万亩粮田怎么办?”

  “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在研究所、银行、上市公司等单位就职,但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同龄人,农村、农业也一样可以成就事业,成就人生。”薛强说。

  如今,薛强不仅经营着农机合作社,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农业种植中。他运用经济学思维做决策,通过对成本的精细计算,避免了许多农业种植风险,也获得了更高收益。去年合作社管理的麦田实现亩产700斤,远高于周边地区。

  中国乡村振兴始终把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规定,国家鼓励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中国青年把新技术、新理念带到农村,青年人才的到来,为村庄带来新的发展面貌。

  在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下聂村,29岁的黄加云的农场停着植保无人机、大型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10余台各类农机。他用无人机飞行6个小时,可完成100亩稻田的施肥作业,至少抵得上五六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黄加云说,机械化种植很有前景,他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承包面积翻一倍,并实现全程科技作业。

  除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风尚也如春风般吹进中国乡村。上世纪70年代末,陕西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还是一个偏僻乡村。如今这里每年吸引500多万游客、全村年度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这其中就有28岁青年王琪的一份努力。大学毕业后进入央企工作的他,2019年辞职回乡成为村委会委员。他们这批年轻人为袁家村传统的乡村旅游注入了许多新的时尚元素——引进了星巴克、肯德基和帕芙琳蛋糕,王琪希望“在保留文化风情的前提下,让来袁家村的人也能喝咖啡,享受一些西式的餐点”,此举在年轻游客中受到好评。

  “乡村发展需要我们。”王琪说,尽管每天的工作比较琐碎,比如调解村民间矛盾、解决商贸纠纷,但他乐此不疲。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支撑,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黄文新说,江西将进一步优化农村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等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就业。

  对于乡村发展的未来,这些青年人才还有很多设想要实现。

  “目前粮食种植的利润率比较低,合作社的主要利润来自农产品深加工,因此我还想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我一起投身农业和农村。”薛强说。

​(记者:程迪、熊家林、张璇、姜辰蓉、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