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宜春 > 要闻> 正文

建党百年感党恩,宜春市教育事业交答卷

编辑: 周瑞德来源: 经济晚报2021-07-23 06:46:13

​7月22日

宜春市政府新闻办

召开

“奋斗百年路 奋进新征程”

宜春市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

教育事业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宜春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并回答记者提问

回顾宜春教育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宜春市80%以上的人口为文盲半文盲,经过72年努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规模、结构、公平和质量的历史性巨变,总体形成了“结构完整、资源改善、内涵提升、队伍优化、服务增强”的发展新格局,为宜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01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20年,宜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86所,在校生116.34万,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51.9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9.18%,三年毛入园率92.4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8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50%。

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64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1年,文盲率降为1.28%。
02
立德树人全面落实


持续举办六届学校体育艺术节、十届“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两届诗词夏令营活动。

积极开展全省“围棋进校园”试点工作。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教材编写、“小手拉大手”打卡积分等工作成效明显。

评选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87个,遴选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承办机构28家;173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教育部评为足球、排球、网球等特色学校。
03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全市县域之间教育事业竞相发展、相对均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在全省保持高位稳定;

宜春学院获批服务国家特需项目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获评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大关;

近三年,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我市连续在一类设区市中位列前三。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累计资助贫困学生百万余人次,发放资助金8.27亿元。支月英老师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04
教师队伍全面优化



全市现有专任教师7.10万人,其中本科学历3.98万人、硕士0.23万人、博士293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37.4%。中小学特级教师68人、正高级教师49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每年交流轮岗1800余人次,教师素质更高、结构更优。

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全市核增编制7548个,从源头上缓解了教师编制不足和资源不均问题。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改进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05
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04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05所,增加学位16.4万个,改造农村学校3829校(次)。

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全面消除,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稳步实施教育改革。承担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调整、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等省级改革试点工作,整体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2017年以来,在全省新一轮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先后有12县次获优秀等次。2020年全省首次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我市得分全省第一。


在发布会上

记者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一起来看

近年来,袁州区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令人瞩目,请问袁州区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方面有哪些做法?

袁州区委宣传部


一是增加城乡学位。“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95887万元,新增教育用地770.5亩,新建、改扩建、迁建学校56所,维修改造学校319所,提供学位24965个,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农村又投入12434万元,迁建学校3所,改扩建学校30所,维修改造学校、教学点319所。为加大教育补短板力度,2020年秋季又投入6.58亿元,启动了宜春十中、袁河小学、袁山学校、宜春三小、赣西中职学校等5个中心城区补短板项目,前4个项目可增加学位1万余个,建成后可基本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


二是均衡城乡师资。“十三五”期间,全区共补充教师1833人。为保障教师待遇,2018年、2019年为义务教育教师发放政府性补贴3.6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区内公务员的政策目标。


为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2015年至2020年共发放教师的乡镇工作补贴8952万元;


发放艰苦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时,向最边远的17个村小、教学点的教师倾斜,每位教师最高达1100元/月;


投入25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关爱工程,全区共有112个教学点380多位教师受益;


为农村学校教师开辟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绿色通道”,有250名在农村任教25年以上的教师聘任了高级职称。


三是共享城乡教研。以城乡一体化教研为抓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交流一体化,将农村新入职教师统一安排到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一年,每年安排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培训一体化,通过全员培训、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促进城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研一体化,分片区组建名校长、校级人员、名师领衔的教研团队,常态化开展学科优质课竞赛、送教下乡等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名师示范效应,实现了全区优质师资共享。


围绕市委市政府“让中心城区强起来”的战略部署,我市如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教育?


市教体局


一是做强高等教育。持续推进教体新区建设,加快全市高等教育资源在中心城区集中。同时,要着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内涵和层次,支持宜春学院争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动更名为宜春大学;支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支持宜春幼专凸显师范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加力推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和宜春幼专升格本科。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让高等教育强起来。


二是创优基础教育。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网点布局,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落实落地。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机制改革,通过优化管理、教师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加快赣西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填补中心城区公办职业教育空白。积极引进符合宜春产业布局和劳动力需求的高职院校。聚焦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目标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支持组建赣西职教联盟。


四是打造教育中心。围绕凸显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若干教育中心。如全市教育考试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师生竞赛中心、教育科研中心、教育评估监测中心、教师资格认定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研学实践中心等。

周瑞德 杨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