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吉安 > 社会> 正文

《魅力吉安县:最是一年好风景 薪火相传守初心》系列报道之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编辑: 刘科强来源: 吉安县农业局2021-09-24 09:19:48

​​《魅力吉安县:最是一年好风景薪火相传守初心》系列报道之二: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则是产业兴旺的核心。近年来,吉安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以产业化要求经营农业、以合作社形式组织农业,依托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业产业化成势见效

    据数据统计,自2011年井冈蜜柚产业起步以来,十年间,全县蜜柚种植面积由最初的不足1000亩猛增至5.5万亩,年产量达3万余吨,总产值近1.8亿元;横江葡萄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10亩激增至2020年底的5.4万亩,年产量达5.5万余吨,总产值近4亿元;全县年出栏生猪稳定在71万头;肉鸡年出笼达3200万羽,存笼900万羽,年产值达4.8亿元;高产油茶突破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15.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260亩,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达到76%以上。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各地结合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大力发展百香果、艾草、火龙果、猕猴桃、砂糖橘、翠香梨、井冈蜜橘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了大冲百香果产业基地、油田黑木耳基地、凤凰艾草产业扶贫基地、永和火龙果产业扶贫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均有1个6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的目标。至2020年底,全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突破2万余亩。

(吉安县凤凰镇田心村)

    以油田黑木耳产业为例,2016年,客商肖高龙在油田镇成立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率先在江下村组建了油田镇黑木耳产业专业合作社,全村70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在取得初步成功后,按照“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油田镇23个村成立了黑木耳种养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所有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贫困户除每年可获得股金分红500-2000元不等外,还可以优先在公司务工,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同盈利。至2020年底,黑木耳产业覆盖面拓展到固江、梅塘、天河、敖城、登龙等多个乡镇,总种植面积突破4000亩,年产值达2200余万元。
吉安县坚持推行“政府扶持、龙头引领、专合带动、农户参与”的基地建设模式,初步建成种养结合、规模连片的优质粮食、蔬菜、畜禽、林果、水产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

    据介绍,吉安县在固江、安塘、永阳建成高标准生态循环养殖小区3个,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在敦厚仓田建设龙虾大棚1100平方米,养殖澳洲龙虾近百亩;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初见成效,“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数量达41个;积极实施“十三五”国家粮丰项目,在横江镇富田、仕洲建设500亩核心示范区,在横江、敦厚、永和、凤凰、永阳、官田、敖城、桐坪等乡镇建设15万亩示范区,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塑造农村建设新风貌

    吉安县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规范255家规模化养殖场生态消纳模式治理,建成3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2020年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7.78%,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抓实开展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5.1%,化学农药施用量比上年降低0.75%,比2015年降低了7.1%。全县化肥使用量为2.091万吨(折纯量),实现了负增长。

(吉安县敦厚镇老峰溪村)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同步完成了全县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072个村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选址规划设计,做到村村必到。

    同时全力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了314个美丽乡村点、160个村容村貌提升点建设,投入1.06亿元,打造1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计划通过5年多的时间,投资5.3亿元,构建全民覆盖、城乡共享的供水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公厕、户厕无害化改造,改厕率达到98%,现有户厕基本实现完好率、合格率、正常使用率100%目标。


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突出主导,唱响“四个一”产业品牌。优质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2%以上,规模化柚园标准普及率达60%以上,井冈蜜柚总面积达5.5万亩、横江葡萄总面积达5.4万亩、每年出栏肉鸡稳定在3600万羽。

(吉安县横江镇公塘村)

    二是突出“一乡一业”,做大做强特色新兴产业。深入推进黑木耳、百香果、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5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实现乡镇全覆盖,黑木耳、合作养鸡、设施蔬菜、油茶分别突破5000亩、3500万羽、6260亩、5300亩,百香果、艾草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新发展井冈蜜橘2040亩,“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突出“三产融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上海奕方、惊石农业、久晟茶油等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真正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圣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投资1.5亿元,兴建高标准智能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吉安市最有特色的优质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吉安县梅塘镇栗塘村)

    四是突出质量兴农,开展农业品牌创建。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奖补办法,对新增获得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分别给予每个3万、10万、30万奖励,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获证数为3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9.3万亩。着力打造“井冈山”水稻品牌,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水稻生产面积达5万余亩;成功举办十七届横江葡萄节,进一步扩大横江葡萄品牌影响力。


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

    一是保持驻村帮扶工作延续性。原脱贫攻坚帮扶全部转为乡村振兴帮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遇困即扶”机制,将临时性、超常规的扶贫政策,调整为常规性、制度化的帮扶举措,实现制度保障下的常态化脱贫。

(吉安县永和镇尹家村)

    二是风险排查防返贫,抓好建档立卡数据质量工作,做到建档立卡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加强风险预警台账规范管理。抓好第三期贫困户、边缘户收入监测,通过发展“短平快”产业、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措施,有效防范致贫返贫风险。
    三是消费扶贫帮纾困。将存在滞销的贫困户及合作社的扶贫产品制成消费扶贫选品目录,动员全县所有享受工会福利的干部购买扶贫产品,每人年消费扶贫产品不得少于1000元,切实帮助扶贫产业合作社及贫困户渡过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难关。

丰富乡村振兴新内涵

    一是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列入吉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类别,20项。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建立以县级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工业园区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共20余个分馆,目前全县333个建制村(社区)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达到100%。着力整治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倡导现代文明婚丧礼俗新风。


    二是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全县村两委“一肩挑”比例达91.5%。推进农村议事协商机制,建立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县村委会普遍建立了村民(代表)制度,成立村了委监督委员会。建成并开放县级大型法治文化公园——吉安县法治公园。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永阳镇江南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冲乡森塘村、桐坪镇上溪村、北源乡的法治乡村示范点建设正在有序开展。

    三是深化平安乡村建设。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综治中心实体化标准,全面提升综治中心平台建设,着力提升治理服务水平。依托乡镇、村、组网格化建设,积极“三员”对接模式,即“一个片区民警 一个巡防员 若干个网格员”,让干部沉到最基层的网格内开展巡防,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防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