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宜春 > 工信> 正文

“4+3+N”助力宜春工业跑出加速度

编辑: 李凡来源: 经济晚报2022-08-05 16:34:14

“强攻双过半”,宜春工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6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其中,6月当月增长8.3%,列全省第一;1-6月,规上工业实现营收2309亿元,增长22.5%,利润总额227.3亿元,同比增长45.2%,均列全省第二位,同比前移6位,营收利润率达9.85%,列全省第二位!

《宜春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宜春市将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创新、强攻工业”战略,全力构建彰显地方特色的“4 3 N”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培育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建材家具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为把宜春建设成为江西综合实力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攻“4 3 N”产业

在今年新冠疫情反复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宜春工业之所以能够逆势而上,很大程度得益于全市上下初心不渝全力主攻“4 3 N”现代产业。


宜春市“4 3 N”产业发展成效主要特点为:

产业规模加速突破。2021年首位产业新能源(锂电)营收达到500亿元,三年增长近4倍,今年力争1200亿元;建材、节能环保突破1000亿元;电子信息超500亿元;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绿色食品三年平均增长均超1.3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四大新兴产业占全部规上营收比重达39.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高于全市规上增速11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7.5%。

龙头企业加快成长。营收过50亿元、20亿元、1亿元企业分别是3户、34户、793户,三年分别增长3倍、2倍、1.4倍;规上企业达2137户,列全省第三,净增506户。

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共培育12个省级产业集群和3个省级培育产业集群,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3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发展质量评价中,高安建陶、樟树中医药两个基地均被评为四星。

产业项目后劲勃发。2021年全市共签约项目357个,总投资2233.6亿元。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锂电新能源头部企业落地后,带动阳光电源、赣锋锂业等20多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落户宜春市或扩大投资;中化国际和金风科技等30余个项目待签约。

产业平台不断涌现。宜春市共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0个。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富硒产业研究院均于2020年正式挂牌运行;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于2019年12月经省工信厅批复培育建设;今年6月21日与江西理工大学签订共建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国轩高科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已正式入驻。

“五板斧”并举抢占行业风口

抢抓行业风口,做优首位产业“长板”。宜春市委、市政府对新能源(锂电)产业高标准谋划定位,拿出超常规举措、采取超常规战术,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锂电)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2%,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9.1%;今年5月30日,宜春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宜春国轩电池项目投产活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锂电头部企业,阳光电源、赣锋锂业等20多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均落户宜春或进行了扩大投资。

着力招大引强,夯实项目投资“底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实施“靶向招商”。今年4月24日,举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1-6月,全市共签约项目187个,签约金额1230.31亿元;项目呈现聚焦链式发展特点,涵盖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符合宜春市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发展方向;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的带动下,赣锋锂业、恩捷股份、哪吒汽车等一大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积极扩大投资,形成“虹吸效应”,吸引了一批配套企业落户;1-6月,全市重点调度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62个,总投资3513.55亿元,当年实际投资完成率56.77%,快于时序进度6.77个百分点。

培育链主企业,做硬龙头企业“软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各产业链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确定链主企业认定标准,动态筛选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 制定“一企一策”定向培育计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转贷资金、“财园信贷通”、工业技改专项资金等政策重点支持“链主”企业;设立不少于8000万元规模的全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链链主项目,对符合条件企业按照10%-20%给予财政补助,同时将单个企业获补助资金上限由300万元提高到1800万元。

瞄准产业赛道,打造数字经济“新板”。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赋能产业发展,加快制造业与数字化的融合。全市累计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71户、贯标数全省第一,预计今年还将新增76户贯标企业;全市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8户,数量居全省第一;积极“走出去”招商,今年新签约数字经济亿元项目28个,投资总额146.65亿元;提速数字基建,全市累计开通5G基站5195个;安排6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积极创评“千兆城市”。

强化科技创新,补齐产业平台“短板”。通过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券等形式,引导新能源(锂电)产业相关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宜春市关于支持重点企业使用人才专项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盘活用好人才专项编制;全市共聘任企业科技特派员181名,组建了新能源、医药大健康、绿色食品(富硒)、先进装备等七个特派团;推动宜春学院、宜春职院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与锂电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个性化、订单式培养急需锂电产业人才。

7月25日,全省工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在宜春召开。这既是对宜春工业发展的鼓励,更是对宜春工业发展的鞭策。接下来,宜春市将化压力为动力,继续保持发展定力,重点聚焦“4 3 N”产业,加快“建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推动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实效,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强力支撑。

(李凡 刘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