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宜春 > 社会> 正文

宜春市第一小学:将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

编辑: 吴海峰来源: 经济晚报2023-02-13 18:45:02

​​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风车!”

  “对,这是我们农村最常见的劳动工具——风车。”

  这段对话发生在宜春市第一小学“劳动第一课”的课堂中。有着几十年农村生活经历的彭校长,正在详细地向学生们介绍以前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农用工具,讲解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在主题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班会上,老师正使用PPT、视频、图片,引导学生们了解劳动的意义。随后,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学校屋顶开心农场,学生们按照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排着队一个个领到了自己的青菜苗。在事先划好的“责任田”上,一只只小手伸进了雨后湿润的土壤里,小心翼翼地把菜苗种起来。

  “菜苗要朝上,泥土要碾碎,把它四周盖起来就可以了。”一位劳动指导老师走到学生面前,蹲下身,一边与学生们一起种青菜秧苗,一边传授栽培要领和注意事项。

  在另一块平整的土地上,学生们拿着小锄头干起了农活,挖起泥土来。稚嫩的额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学生们的小手也沾满了泥巴,但仍乐此不疲,充满了兴奋劲儿。

  “我觉得这次‘劳动第一课’的活动非常有趣,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些农具的功能和作用,还在菜地里挖土、种植,了解到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很多快乐。”宜春市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彭怡欣说道。

  “在宜春市第一小学教师眼中,学生们要健康成长,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多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广阔的自然和世界。农场里的‘劳动第一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新学期继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应有之义。”宜春市第一小学校长张志红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宜春市第一小学把劳动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挖掘教育资源,推动“农耕文化”进校园,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田园,感受生活。

  (彭文广 易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