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
江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普查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3-04-27 12:36:38
江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普查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3-04-27 12:36:38
4月21日,记者从江西省工信厅举行的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工信部已正式批复江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价试点。江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辛清华在会上表示,要通过开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普查,摸清“基本面”、找准“关键点”,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对症施策”。
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对本次评价普查的指标体系作了解读。参与本次评价普查工作的首批“数字专员”和培训讲师代表获颁证书,标志着产业数字化“千人入万企”评价普查行动和产业数字化“十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根据部署,目前,我省已完成了前期三个阶段的评价体系验证试点工作,建立起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开发了江西省产业数字化线上评价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和APP,接下来,将以“评”促“转”,进一步扎实推进评价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
“千人入万企”开展全面普查
江西省工信厅将组织1000名以上业务能力强的“数字专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千人入万企”评价普查行动。评价普查将覆盖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包含涉及与工业相关的流程型制造行业、离散型制造行业和服务型制造行业。评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基础建设、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与服务、平台应用、发展成效等。
全省各设区市工信主管部门将组织分配本地的“数字专员”有序开展入企评价普查工作,根据入企评价普查企业清单,组建好普查工作小组,按照工作计划、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将加强“数字专员”的技术指导,不断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系统,并会同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及时解答评价普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同时,江西省工信厅还组织实施产业数字化“十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在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区举办150多场培训,覆盖1万家以上企业,今年力争整体培训规模达6万人次,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数字化思维能力。
“一企一报告”用好普查结果
为了将本次评价普查工作做深做实,江西省工信厅会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结合江西产业特色,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过程,编制了江西省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涵盖企业两化融合度评价、两化融合系列评估规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评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等指标,分为技术、管理、生产、产品、服务和效益6个维度,细分指标达到36项。
按照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评价工作平台、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评价时间节点,省、市、县多级联动推进,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严格履行保密义务的原则,本次评价普查工作将完全对企业免费。
在所有参与评价普查的企业完成线上信息填报后,江西省工信厅将以“一企一报告”的形式,对每家参评企业给出数字化转型情况报告。依照报告,江西省工信厅将引导企业科学把握融合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数字专员”将帮助企业与服务商建立长期联系结对机制,持续提供数字化转型个性化服务。
江西省工信厅还将结合普查成果分行业、分规模、分区域开展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情况分析,系统总结成果成效,深入研究短板不足,提出有预见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并形成系列报告,为政府精准施策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普惠性服务提上议事日程
据悉,以本次评价普查结果为依托,下一步,江西省工信厅将针对全省两化融合的现状、特点、问题、短板等,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包括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数字化诊所”,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数字专员”工作推进机制,构建由“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相辅相成的基础性指导和普惠性服务链条。
同时,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吸引国内顶尖数字化研究机构和优秀服务商来赣发展,加快建立全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生态资源池。
此外,充分发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中国信通院江西分院等国家平台的作用,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人才保障。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平台等,积极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引擎”。(全媒体记者储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