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市级 > 新余> 正文

新余市姚圩镇新宋村:小微湿地 点“靓”美丽乡村

编辑: 章华来源: 经济晚报2023-04-27 11:52:30

  走进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新宋村老宋村小组小微湿地,玉带般的林荫步道与郁郁葱葱的树木、阡陌田园、错落有致的民居,水塘中央睡莲随风摇曳,沟渠两旁的鲜花散发着微微清香,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和谐的生态田园景象。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但大多数的小微湿地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

  2022年以来,新宋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凝心聚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出发,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加强水资源、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宣教示范功能,让家门口的“臭水塘”变身“生态塘”。

  作为江西省2023年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探索的示范地之一,新宋村对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难以想象的效果,在生态保护、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宋村党支部书记宋林根介绍说:“以前,这里就是村民们排放生活污水的臭水塘,水体污染严重、植被严重退化,对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四周的稻田产生很大的威胁。”

  2022年,出于改善村庄面貌和生态的考虑,开始着手对水塘及其附属的沟渠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栽种一些花草树木。”新宋村一负责人介绍,为了修复这块水塘的湿地生境,他们对湿地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废弃物、杂草清理,在水渠沿岸栽种了水生美人、苦草、梭鱼草、中山杉和一些水生植物柔化水岸。

  同时,在恢复植被多样性,加强小微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湿地道路系统和景观设施,建设了一座长约20米的观景台,将池塘四周的路面进行了夯实拓宽,铺设了青石板、漏水砖等,建成了一条环小微湿地的游步道,便于居民休闲游玩,营造了一个优美的休憩场所。

  “这个小微湿地建成前,我们都是绕着这边走的,这个池塘环境以前太差了。现在就不一样了,我跟小姐妹晚上吃完饭就会来这边溜达一下,在观景台上看场日落,感受周围清新的空气,耳边传来悦耳的鸟叫,想想就好不惬意。”村民龚炳秀笑着说。

  小微湿地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水面放置了浮萍、凤眼莲、满江红、睡莲等浮水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下一步,我们将采用生态浮床为框架,大力种植水芹菜、慈姑、水空心菜等经济作物。”

  小微湿地水面资源丰富,水上种菜不仅不占耕地,不会受到病害的侵染,也不用打农药,完全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同时产量是陆上种植的20倍,每亩增收500元。另外,水上种植还会进一步改善池塘水质,实现了生态治水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改造后的新宋村老宋村小微湿地形成了生态、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新宋村将持续完善生物利用型小微湿地示范点建设,打造精品小微湿地,提升乡村环境,发展建设湿地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小微湿地融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描绘“富裕美丽和谐幸福”姚圩新画卷。

  (张小军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