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社会 > 省内> 正文

“七一”你会想起哪首歌?

编辑: 陈兮来源: 当代江西2023-07-01 09:49:15

  出生于江西铅山石塘镇的姚筱舟,与《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到底有怎样的不解之缘?

  2023年7月1日,我们党迎来了102岁生日。

  从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102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

  100多年来,歌颂党的歌曲层出不穷,《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曲成名,经久不衰。

  这首歌源自一首写于1958年的小诗,后因被雷锋摘抄到日记中而广为流传。1963年,雷锋日记里的这首小诗引起了曾加入新四军前线剧团、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音乐家朱践耳的注意并谱曲,经才旦卓玛演唱后传遍全国。

  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的作者是出生于江西铅山石塘镇的姚筱舟。

  他与这首歌到底有怎样的不解之缘?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

少年心向党

  石塘镇,铅山千年古镇。

  1933年3月,姚筱舟出生于该镇一家书香门第,祖父在清朝当过知县。姚筱舟按族谱取名为姚明星,兄弟姐妹5人,排第三。

  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靠勤劳贤惠的母亲支撑和叔叔的接济,勉强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业。

  姚筱舟后来回忆说,他很感谢当时的一位老师,经常给他们讲述共产党一心为人民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向往共产党的种子。

  1949年2月,铅山中学解散。当时正是黎明前夜,即将初中毕业的明星深感自己如一叶孤舟,人海茫茫不知漂向何处,于是改名姚筱舟。

  1949年5月,铅山解放,这让迷茫中的姚筱舟看到了光明。当时,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在铅山河口镇招生,要求学员必须初中以上学历,姚筱舟刚好符合条件,于是就报名参军。

  虽然学历符合,但身高稍微差了一点。姚筱舟把脚踮一踮说,你看,这不就够了吗?招生人员被他参军的强烈愿望打动,看他年龄尚小,个子还会长,就批准他入伍,于是16岁的姚筱舟正式成为二野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的一名学员。

  之后,姚筱舟随部队开进贵州剿匪。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姚筱舟渐渐成长成熟起来。

  1950年,鸭绿江边燃起战火。姚筱舟和战友一道,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三师直属卫生连,任文化干事。

  在前线,姚筱舟目睹战友们在敌人飞机炸弹威胁下抢修铁路桥梁时,最危险、最苦的活都是共产党员抢着上。

  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个称谓,而且是榜样,是理想的追求,是奋斗的目标。

  再次经历战火的淬炼,18岁的姚筱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也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姚筱舟纪念馆。图源铅山县委宣传部

  颂歌献给党

  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板门店签订。第二年,姚筱舟凯旋归国并转业来到陕西商洛,后调铜川矿务局下属的焦坪煤矿担任技术员。

  从此,他在焦坪煤矿一干就是28年。

  1957年1月,焦坪煤矿发生矿难事故,14名矿工遇难。当时生病在家的姚筱舟被认定负有间接责任,之后离开技术员职位,下井做了一名普通采煤工人。

  煤矿工人大多是穷苦出身,在旧社会当牛做马,在新社会成了主人翁。矿工们并没有歧视、嫌弃他身份的转变,相反处处关心、鼓励他,使他备感温暖。

  与矿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矿工们对党的真挚热爱,深深感染了姚筱舟,点燃了他心中写诗的激情。

  那段时间,姚筱舟创作了大量诗歌并陆续发表,《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首。

  这首3段12行的小诗,诗中把党比作“母亲”,用“鞭子”形容旧社会,这些都是矿工们说的原话。这首诗经雷锋“传播”,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演唱,迅速红遍祖国大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流行歌曲”,一直传唱至今。

  这首诗最初刊发在1958年6月26日《总路线诗传单》专栏里,署名“蕉萍”。姚筱舟解释说,“蕉萍”寓意是矿山小草。1959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民歌三百首》收录了这首诗。

  当时在沈阳当解放军的雷锋看到后,把前八句摘抄在日记里,作为牢记党恩、永不忘本的座右铭。雷锋因公殉职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1963年的一天,作曲家朱践耳在翻看《雷锋日记》时看到这首诗,诗歌中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他,立即给这首诗谱了曲。

  同年的一个早晨,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才旦卓玛偶然听到这首歌,句句饱含深情的歌词也打动了这位农奴女儿的心。才旦卓玛认为,这首歌里所唱的,句句都是自己的心声,她决心要唱响这首歌。她以深情和独特的音质,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演唱了这首歌,一唱成名。

  歌曲在上海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受到全国听众的喜爱,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爱唱爱听的党的颂歌。1965年春,歌曲还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

筱舟纪念馆。图源铅山县委宣传部

  当《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全国流行后,没有人知道这首歌的真正词作者是谁,很多人以为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雷锋。姚筱舟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既惊讶又激动,他没想到自己一首小诗竟然会成为广为传唱的动人歌曲。

  50多年后,姚筱舟依旧谦逊地说:“我就是风把云托起来的。写这个歌的时候我是煤矿工人,是最基层的劳动者,朱践耳、才旦卓玛是有名的作曲家和歌唱家,没有他们,我出不了名。在那个年代,认为这支歌能真正表达人民对党的感情。”

  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的时候,姚筱舟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用诗歌的语言如实记录下人民对党的真实质朴的初心。而姚筱舟自己,也始终坚守这份初心,那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为矿工放歌。

  他说:“我是一块小小的煤炭,是矿工、矿务局和党把我开采出来,并用爱把我点燃,使我能发出一点光与热,回报给人民。”

  白首终入党

  如果说,16岁的姚明星给自己改名姚筱舟,表达的是人生漫漫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那么,他发表诗作时所使用笔名“蕉萍”,则含有“雨打芭蕉”“无根浮萍”的人生况味,表达了他在特殊年代的苦闷彷徨。

  在焦坪煤矿28年,姚筱舟的确像一株无名小草一样经历了风霜雪雨、酷暑寒冬

  如果他是一个意志薄弱者,很可能就在这“愁苦的旅程中无力跋涉而沉没了”,但姚筱舟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也相信自己,坚信寒冬终会过去,春天将会来临。与矿工们在一起,矿工们质朴、豪爽、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格也给了他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量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姚筱舟头上“无形的紧箍咒”也不翼而飞,他如同获得新生。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

  2001年6月26日,在他发表《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的同一个日子,67岁的姚筱舟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一天,离他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

  姚筱舟心底的感情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他动情地说:“赤心五十载,一支忠诚歌。我心如歌!”

  小孙子问他:“爷爷,党是什么,您为什么非要入党?”

  姚筱舟摸着孩子的头说:“党呀,是妈妈。入了党,说明我是妈妈的好孩子,这一天,我可是等了整整50年,半个世纪呀……

  入党之后,姚筱舟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笔名:摇橹。他表示,在人海茫茫中他已经找到目标了。感谢党的重视和培养,他要把余生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人民。姚筱舟说:“中国共产党是我唯一的选择,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