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罗坊镇:“接住管好”赋权事项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3-10-18 16:05:55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3-10-18 16:05:55
为打通审批服务和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渝水区罗坊镇以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基层政府功能为重点,依法开展乡镇赋权扩能工作,让执法力量直达基层、审批服务更接“地气”。
明确三个清单 确保权限“接得准”
一是明确赋权承接清单。罗坊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承接事项目录,按照“应领尽领”“一镇一目录”原则,综合考量罗坊镇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对上级批复赋予的101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和146项经济发达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分批分层次逐步承接,权责关系更加匹配。
二是明确部门责任清单。镇本级对认领赋权事项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在政策学习、业务办理、设备和专网维护等方面压实责任,防止工作相互推诿扯皮。将示范点创建考评细则在镇本级具体划分工作任务,加强联系调度,完善佐证资料。抓住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主要责任部门组织实施关键,推动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三是明确办事流程清单。逐一梳理50项高频赋权办理事项的办事流程、提交材料,明确受理条件、法律依据和办结时限,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形成《罗坊镇便民服务手册》。同时,在便民服务中心公布赋权事项认领清单,提供常见事项办理表单填写样板和指导解读,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强化三个保障 力争权力“接得稳”
一是基层力量保障到位。标准化打造集办案室、调解室、档案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局,镇武装部长担任综合执法局局长,整合各部门行政执法职责,15名执法人员均持综合执法证件上岗,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落实资格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充实基层一线行政执法力量。
二是专项经费保障到位。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统一制服、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设施设备购置内容列入财政专项赋权承接资金条目,完善便民服务中心LED彩色显示屏、触屏查询机、自助电脑、“好差评”服务评价系统、沙发书架等硬件设备,确保工作所需资金拨付到位。
三是业务承接保障到位。以赋权事项业务培训为切入点,邀请原实施单位到罗坊镇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指导,分批提升乡镇执法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2022年以来,执法资格人员共参加上级组织综合执法专项培训4次,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规范行使各项行政职权,促进赋权事项办理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打造三个阵地 确保服务“落得实”
一是高标准打造“核心”服务平台。按照“大办公、高效率”原则,罗坊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承接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和“就近办、就地办”,落实“一次性告知”要求,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跑”。构建农村社区民事代办服务网格,在各村委、社区设置“365天服务不打烊”便民服务代办点。同时,依托“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连接赣服通和“好差评”服务评价系统,探索“线上办理”服务模式。2023年截至目前,罗坊镇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办理服务事项2112件,有效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
二是数字化建设综合执法指挥中心。依托罗坊镇智慧小镇平台,将全镇3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划分为163个单元网格、166名网格员,设置5名专职人员,建立全镇全域覆盖的政务管理“一盘棋”格局,整合现有站、办、所等力量资源,贯通综合行政执法案件收集、分拨、调度、协同处置全流程,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执法端口往前移。同时,行业部门就执法频率较高的滥伐林木、非法捕捞、焚烧秸秆等事项,通过保障专人参加区级层面组织的档案卷宗整理培训,逐步形成标准化的执法流程和案卷模板,确保行政处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文书规范,近三年处理农业执法案件1件,林业执法10件。依法开展执法巡查工作,在非法捕鱼、非法销售专项整治行动中,出动巡查人员850次,收缴地笼网、拦河网等网具270副。
三是全方位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26个重点领域梳理出罗坊镇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依托政府网站和便民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政务公开专区,拍摄4条方言版政策解读微视频,结合线下专区的二维码信息矩阵、政策解读咨询引导服务和“政府开放日”等活动,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公告等群众关切的政务信息直通办事群众,更加突出政务公开的便捷高效,进一步提升赋权实效。
(谢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