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市级 > 新余> 正文

新余市罗坊镇召开2023年红色文化旅游新闻发布会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3-12-01 15:35:54

  11月30日下午,渝水区罗坊镇召开“传承红色基因大兴调查研究赓续红色血脉——罗坊镇2023年红色文化旅游”新闻发布会。罗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可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布,罗坊镇相关工作分管领导回答记者提问,部分乡镇干部及村委会、群众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罗坊镇副镇长喻佳瑶主持。

  发布会上,卢可总结了罗坊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以通过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给罗坊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

  目前色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罗坊镇经济发展的主打产品之一,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增长“双丰收”。

  一是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力度不断增强,一批纪念场馆得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5月罗坊会议红色景区被正式确认为国家4A级景区,6月被中宣部认定为新余市唯一一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利用罗坊会议红色4A级景区复核契机,对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江西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修缮维护。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罗坊会议红色景区打卡参观人数达到2万人次以上,累计游客数量已达148827人次。

  二是红色资源正成为各地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彭家、东边等村委会围绕红色资源所建成的两个研学基地——红樱青少年实践教育研学基地和锦园青少年研学基地正在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前三季度两个研学基地共接待1万余名青少年参与研学活动,体验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

  三是红色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力度逐渐增强,红色旅游人数、收入明显增加,红色文化旅游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进一步夯实了罗坊乡村振兴的基础。江西省乡村4A级旅游景点东边锦园今年对园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融合“宅改+美丽乡村+产业旅游”为一体,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带动全村集体经济致富增收。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仅锦园就接待游客2.5万人,相较疫情前游客数量增长近5倍;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第一届草地音乐节的开幕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双节”期间日均人流量突破5000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近200人增收致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下一步,罗坊镇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力保到今年年底,全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教育“火”起来。深度挖掘红色历史,讲好罗坊故事。紧密联系罗坊实际,发现被“埋藏”的罗坊故事,向市内外广泛征集罗坊故事,使每个景点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联系民政服务站“小宝贝红色大讲堂”品牌项目打造一支“小小讲解员”队伍,吸引来访者的兴趣点。通过举行朗诵会、心得体会分享会等活动,深化党员认识。拓展学习教育内涵,通过挖掘“罗坊会议”“兴国调查”两大历史事件精神内涵,让红色基因渗透在罗坊每一寸土地,渗透到每一个党员干部心里,让红色基因在罗坊大地开花结果,成为凝聚工作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源头活水。

  激活红色文化,让红色体验“火”起来。创新红色旅游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推进罗坊会议红色景区数字化建设,从游客、点、团队预约、出行、餐饮、居住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大数据服务。还运用数字化交互系统,为游客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还原兴国调查场景,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运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丰富红色旅游名片,改善罗坊红色旅游仅局限于参观学习的单一格局,发展红色体验型旅游,增强人气,扩大影响力。

  发展红色产业,让红色致富“火”起来。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相融合,与保护原有古色资源相适应,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促进,做强罗坊会议红色景区、东边锦园、湖头荷花节等精品线路,实现“美丽变现”。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转化为红色旅游商品,支持农民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红色旅游接待服务,发展好农家乐、特色民宿、旅游商店等实体经济,在生态秀美、产业富民、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彭盛荷)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