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吉安》特刊之吉安市住建局:奋力打造宜居城市新样板
编辑: 经琬来源: 经济晚报2024-06-15 15:41:45
编辑: 经琬来源: 经济晚报2024-06-15 15:41:45
6月13日,《经济晚报》隆重推出《美丽吉安》特刊,全方位、全景展示吉安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亮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吉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的奋发力量,营造出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该版图片由谷志斌提供)
《美丽吉安》特刊之吉安市住建局:
奋力打造宜居城市新样板
发展实绩有厚度,民生答卷有温度。近年来,吉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吉安市住建局”)坚持锚定“三区”战略,对标“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坚定不移走好吉安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为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作出住建新贡献。
构建城市更新体系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主管部门,吉安市住建局承载着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该局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了吉安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231个城市更新重点建设项目,城市更新体系逐步构建,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全市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调度会)
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为找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吉安市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建立涵盖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等十大方面“99+8”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推动城市体检成果转化,全市5个城市体检转化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全省优秀案例。大力推进高品质智慧社区试点先行,在吉州区北门社区、遂川县城东社区、永新县城北社区等地先行组织开展高品质智慧社区建设。自主引入专营单位投资,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其中,吉州区北门社区“3+5”构建城市高品质智慧社区项目被列入全省住建领域信息化优秀案例(第一批),并入选第二批江西省高品质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社区(项目)名单。
制定出台《吉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将海绵城市建设正式纳入了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完工海绵城市项目280个,建成面积33.78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48.68%。
(吉安市海绵城市建设)
如今,一批批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健身游园不断落地;水巷、新建能仁巷圣恩堂历史文化街区逐步发掘;“一江六楔,多廊百景园”的蓝绿空间网络格局蔚然成型……随着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吉安城市内涵不断丰富,一批批独具吉安特色的市井生活新空间逐步打造,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 彰显庐陵特色风貌
吉安市历史城区整体风貌格局为“依山傍水,两河三岸;山环水抱,城山交叠”。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吉安市住建局着重注意保护整体保护历史城区传统风貌格局,在保持吉安城址山水环境、街巷格局、历史遗存、视线通廊下,整体保护“九山四水一洲”开放空间。组织编制《吉安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开展旧城区历史风貌片区城市设计专题研究,以建立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传承体系为重点,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针对历史(传统)建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原则,对部分濒临倒塌、损毁严重的建筑实施抢救性保护修缮;对建筑残损不严重的进行日常性保护修缮并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共修缮200余处历史建筑,1100余处传统建筑。
(青原区江背古村)
充分挖掘街区及名镇名村的名人文化、书院文化、科举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系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庐陵文化保护传承。依托街区及名镇名村中的红色文化遗存,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重点保护内容,开展红色文化培训,传承红色基因。
有序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3年,吉安市住建局坚决贯彻“十大攻坚战”工作部署,牵头打响了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压茬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实事,以居民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居民“忧居”变“优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局联合吉安市城管局、吉安市教体局,统筹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全市共有96个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建设项目纳入体育设施配建计划清单。2023年纳入中央财政补助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0个、共有2.4万户、共计276.56万平方米,已全部完工。2024年计划实施旧改项目63个、共有4.87万户、共计574.64万平方米,已开工37个、共有2.15万户、共计231.42万平方米,其中已完工项目7个、共有2054户、共计25.78万平方米,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均实现专业物业管理全覆盖,并以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为契机,高标准推动实施市中心城区老旧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对4条市政道路及21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涉及居民6400户。2023年全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地面普通停车位5456个、电动汽车充电桩95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84处,总面积达7762平方米。
(吉安水务集团开展节水宣传)
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吉安市住建局立足吉安实际,根据群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了年度棚改实施方案,精心布局项目分布,对现有棚户区改造任务实行一次性谋划、分年度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棚改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2018—2023年全市共完成113457套改造任务,近30万棚户区居民实现了“出棚入楼”的安居梦想,有效解决了广大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该局全力推进闲置地块微更新,创新推出十步工作法,充分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和周边居民意见建议,确定每一个微更新项目功能定位,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2023年,吉安市中心城区改造利用闲置地块55个,面积17.6万平方米;2024年,继续实施33宗闲置地块微更新项目,已完工9宗,开工建设15宗。一批生态停车场、口袋公园、健身广场等便民场所相继投入使用,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