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圩镇民政服务站:心社联动服务农村三留人群 多元助力乡村振兴和治理
编辑: 经琬来源: 姚圩镇民政服务站2024-07-02 15:54:26
编辑: 经琬来源: 姚圩镇民政服务站2024-07-02 15:54:26
为凝聚专业社工力量,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2021年11月,新余市渝水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启动了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原社工站)建设工作,在省内较先实现了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的全覆盖。
姚圩镇民政服务站建设工作是在江西省民政厅和新余市民政局的统一规划下,渝水区民政局具体牵头指导落实,在姚圩镇人民政府落地,由新余市绿水青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项目形式承接的基层民政服务平台,主要服务于“三留守”人群。
该镇户籍人口33000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达270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户籍人口比例达74%,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镇。镇里常住人口50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71人、留守老人341人、留守妇女76人。民政服务站通过细致深入地调研和分析,将“三留守”人群作为重点服务人群。
创新服务站建设新机制
自姚圩镇民政服务站成立以来,区民政局、姚圩镇党委政府和承接机构紧密合作,高位谋划、科学布局,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策略。一是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与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服务站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提升服务站专业能力;二是积极整合姚圩商会等慈善资源,成为五心共创人,为“三留守”人群提供稳定帮扶,逐渐形成“政府、社会组织、高校、商会”合作共建服务站的新机制。三是深化“五社联动”+社会企业服务路径,为“三留守”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和帮助。
创新服务站服务新模式
姚圩镇服务站摸索总结出一套新的服务模式,即服务站以自身为枢纽,发挥专业优势,整合15个村居既有的“儿童之家、颐养之家和妇女之家”为载体,围绕着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养老、留守妇女帮扶、乡村社区治理、农村社会事务和其他领域等六个重点领域开展探视巡访、纾解困难、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文化建设、能力提升等服务,初步形成“1+3+6+N”的服务模式。
创新服务站服务新理念
姚圩镇民政服务站以党建引领多元共建模式,提供以“初心、放心、舒心、贴心、暖心”为核心的“五心”特色服务,彰显了民政服务站服务的宗旨和目标。针对姚圩镇群众的需求,民政服务站社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解危、扶困、发展的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医、食、助、行、娱、安”等服务,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为留守儿童提供“学、趣、食、社、安、能”等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留守妇女开展健康服务、增能赋能、手工作坊等特色服务,促进农村妇女自立自强。民政社工的贴心陪伴,让他们获得了舒心、让外出务工家属以及党和政府都放心,服务成效暖心。
创新服务站服务显成效
姚圩镇民政服务站运营两年多来,常态化开设农耕文化课堂,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四点半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开设亲情连线室,为留守人员架起了视频亲情连线平台;开展义诊、保健培训等服务,为老年人送上健康;开展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为独居、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设立姚圩蜜桔助农直播间,拓展当地农产品畅销渠道,助力农民增收;策划实施“爱在姚圩”中秋晚会,采取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让外出务工的姚圩人看到家乡的场景和在场的亲人,传递亲情,增进姚圩人彼此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近年来,渝水区民政局将民政服务站作为基层服务的重要事项来抓,推动专业民政服务延伸到村(社区)、递送到服务对象家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民政服务工作既能“兜得住”、又能“兜得好”。截至目前,民政服务站开展各类利民便民、关爱帮扶公益服务活动380余场次、精准入户探访关爱近3000户次、一对一专业帮扶困难群众142例,链接慈善公益资源折合款物78万余元,覆盖各类服务对象2万余人。
(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