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因为有“数”】聚焦工业立市 打造制造强市

宜春积极推动“869”行动计划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4-11-11 15:19:59

​    


位于高安市的龙工(江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近年来,宜春市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以宜春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落实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6%、12.9%、35.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27.7个百分点。


聚焦强市之要


  宜春市始终把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制造业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协同落实,推动工业强省战略落地见效。

  高位统筹推进。宜春市先后出台《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国家级锂电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意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出台“创新平台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绿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行动计划构建“3+4”政策框架体系,落实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狠抓项目建设。为落实省委“大抓落实年”活动要求,宜春市开展“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下设项目储备提质、项目招引提效、产业项目提量、项目要素保障等6个工作组,确保工作推进有力、任务落实有效。今年1—9月,全市调度推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36个,当年完成固投598.7亿元。

  推动集群跃升。宜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意见》,遴选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宜春经开区锂电、樟树医药、丰城循环经济、高安建陶)。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晋升省级,联合新余、赣州申报的锂电新能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代表全省参加国家级竞赛,樟树金属家具、袁州中医药产业集群成功晋升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产业集群1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个,数量均列全省第三。


牢筑产业之基


  近年来,宜春市把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推动“1+3+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由共识转化成共为,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宜春特色、产业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之路。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按照“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今年以来,该市新引进锂电新能源产业中下游项目数占比96.2%、较2023年底提升28.8个百分点,产业链中下游营业收入比重从2022年底的38.41%提升至目前的64.1%。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今年以来,高安建陶产业淘汰老旧生产线28条、落后产能1.1亿平方米;新上或改建智能化生产线24条,每年可减少约26.3万吨标煤消耗、70.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投入研发经费4.2亿元,创建7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重点企业配备智能装备应用429台(套),主要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85%。樟树化工产业启动晶昊智能工厂二期、富达智能化改造等项目,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绿色转型项目加快推进,盐穴储能储气、卤水提锂等新赛道正加速布局。

  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宜春市立足优势产业基础,选择新型储能、生物技术、功能食品等产业赛道,提前谋划布局。宜春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攻克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难点,实现固体电解质粉体与膜材的产业化。江西缘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际上攻克“溶葡萄球菌酶”药物开发障碍,成功实现生物杀菌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产业化。


智引数转之变


  宜春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开展设备更新的关键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通过政府引导、政策驱动、标杆示范、服务促进,有效破解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强化政府引导。市级层面先后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宣贯培训会、供需对接会、服务商座谈会等活动6次;县市区同步开展宣贯培训,实现规上企业宣贯培训全覆盖。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和数转专班,定期通报进展;市财政安排1.3亿元支持技改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出台《宜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建立企业、园区、场景、平台等培育清单库,细化目标,引导县市区精准发力,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

  夯实基础建设。宜春市高标准建设赣西云数据中心,推进市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建设全市5G基站累计达11364个,实现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连续覆盖。其中,宜春时代5G智慧工厂专网建设,覆盖室内面积37.9万平方米,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单体5G智慧工厂。

  培育示范标杆。宜春培育企业转型标杆和集群转型标杆,积极营造数字生态,引导企业“看样学样”,帮助县域“有样学样”。全市2107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1244家企业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樟树中医药产业大脑入围首批“产业大脑”建设名单,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名单,宜春经开区、高安市、丰城高新区、樟树工业园入选全省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名单。目前已遴选数字化服务商19家、入企诊断服务商28家、“小快轻准”数字化服务和产品75项。2023年,宜春市新增贯标企业359家、累计达711家,分别占全省的37.8%、42.8%,增量、总量均列全省第一;获评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43家,数量列全省第一。

  营造数字生态。宜春市遴选数字化服务商19家、入企诊断服务商28家、“小快轻准”数字化服务和产品75项。全力推进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211”模式建设,发挥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优势,今年9月底已实现宜春经开区和10个县市区数字化诊所全覆盖。

(陈曦 全媒体记者 熊嘉)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