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新钢集团:千亿新钢 向“新”而行

编辑: 邹菲燕来源: 经济晚报2024-12-31 12:20:57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钢集团”)作为驻赣央企、江西省内钢铁龙头企业,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亮立新钢”党建工作品牌推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共进;以管理创新、形象创新、融合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塑造并强化新质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持续加强环境治理,践行绿色发展。图为新钢集团厂区一角。

管理创新 打造全新发展引擎

  创新,是新钢故事的开端。

  在江西新余这样一个内陆省份的内陆城市,深化改革背后所要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但在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看来,没有区位优势的新钢,要想生存发展得更好,必须加强管理创新,坚持体制改革。

  1000多个日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改革从未止步。新钢集团全面取消“厂”级层次,落地“大中心+大事业部”制组织架构……有的部门、单位进行了合并整合,有的部门、单位调整了业务范围,总的原则都是“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管理极简”。

  截至今年9月,新钢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已推进到第十一轮,厂部机构由61个精简为31个,精简率为49.2%;管理室由255个精简为175个,精简率为31.4%;作业区由134个精简为90个,精简率32.8%。管理创新为新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内驱动力。

  2023年,新钢集团将研发经费占钢铁主营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推动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去年9月,新钢集团突破现有装备极限,成功轧制世界最薄无取向电工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的成功研发,实现了国内0.1毫米宽幅超薄无取向电工钢轧制的首次突破,也是全球钢铁行业首次实现1250毫米宽幅0.1毫米超薄无取向电工钢的全流程生产。电工钢产品成功打入比亚迪、加西贝拉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核心供货圈,新钢股份也成为2023年唯一荣获比亚迪特别贡献奖的钢铁企业。

成功轧制世界最薄无取向电工钢,实现1250毫米宽幅0.1毫米超薄无取向电工钢全流程生产。图为职工展示“手撕钢”场景。

  围绕重点领域要求,新钢集团聚焦精品研发,以过硬实力成为全球首家具备550兆帕应力幅钢绞线生产资质的钢企,被指定为“中国天眼”钢绞线独家供应商。

  2023年,新钢集团容器用中厚板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全年开发出9Ni钢等21个新品种,高强度桥梁钢、高强度结构钢、超高强度海工钢都已实现批量化生产。新能源车用高牌号电工钢项目获省“揭榜挂帅”立项,热轧卷板产线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四部委授予“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宝武中央研究院新钢技术中心揭牌,技术中心成为江西钢铁行业唯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对标找差、双基管理、一人一表、精益产线……近两年来,新钢集团越来越多先进管理工具成为亮点。选定19家标杆企业、195个标杆指标,坚持定目标、定责任、定举措、定节点进行赶超;覆盖所有产线,现场标杆打造10个五星级作业现场和118个优秀功能站室,管理标杆推进78条精益产线创建,确保标准化作业和效率提升。

  在推进职级体系改革的基础上,新钢集团对标行业先进,邀请专家对公司绩效管理进行问诊把脉;取经兄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经验,开展一人一表全员绩效赛马,按“271”原则强制分布考评结果,设置人力资源储备中心,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打破传统机制束缚和管理藩篱,实行降本增效超利分成激励方案,根据各事业部最关键指标与标杆企业的缩差情况,对超利指标实行重奖。截至目前,公司共拿出4000多万元给业绩表现突出的二级单位发放超利分成奖,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形象创新 坚守绿色发展底色

  3月27日10点18分,伴随着欢快的礼花次第绽放,新钢集团2024年首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高效发电一期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打响了公司今年超低排放改造头一炮。

  厂是一座城,城是半座厂。新余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也因此,新钢集团的每一次提质发展都牵动着新余市民的心。

  瞩目“城市钢厂”的焦点,新钢集团践行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从未懈怠。多年来,新钢集团一边开展环保治理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源;一边实行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投入百亿元更新设备,从根源上节能降耗。

2024年10月30日,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最低碳环保的660平方米烧结机及配套系统成功热负荷试车。图为热负荷试车现场。

  刘建荣在履新新钢集团不久,就提出“三极新钢”管理理念,强调要在“消耗极限”上深耕细耘,改革箭头直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围绕加快超低排放,新钢集团逐年增加节能环保投入,项目接连落地。

  智能环保综合料场,矿粉全部进棚;22个焦炉筒仓,煤粉“颗粒归仓”;煤气高效发电,余热余压循环,自发电比例达到65%;机电修造园屋顶光伏发电,年发电量436万千瓦时;尘泥综合治理,年处理尘泥25万吨、产返炉料17.9万吨;三台烧结机、两座6米焦炉、两座7米焦炉全部超低排放;中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项目,工业废水重变新水,还可放养锦鲤;电弧炉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烟气超低排放,固体废弃物全部循环利用;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最低碳环保的660平方米烧结机完成热负荷试车……

22座巨型筒仓,让数十万吨原料煤粉颗粒归仓。图为焦炉筒仓。

  截至目前,新钢集团持续投资190亿元实施了400余个环境治理项目,贯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备煤、炼焦等全流程。

  随着2022年年底焦化系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00%完成投用,新钢集团废气处理设施200余套全部落地,实现无组织排放下降80%以上;90余个废水治理项目,焦化废水更是实现了“零排放”,每年可减少工业新水100万吨。

固废资源化,价值化利用得到进一步实现。图为尘泥综合治理项目。

  在原有产业“节能减排”上厚植优势后,新钢集团又瞄准了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源上“降碳”。

  2018年,新钢集团启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工程。这其中,耗时2年多建成的当前世界最大膜结构建筑群智能环保综合料场,让延续了60多年的全裸露堆放露天料场彻底告别历史舞台,无组织排放下降80%以上,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9400吨。22座巨型筒仓,让数十万吨原料煤粉颗粒归仓,企业真正实现“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

2022年,新钢焦化系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图为新建7米焦炉。

  2024年,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最低碳环保的660平方米烧结机及配套系统成功热负荷试车。这台烧结机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改造要求设计建设,整个系统不但选用行业前沿技术,而且装备先进、绿色低碳。其中机头烟气治理技术采用机头布袋除尘+活性炭脱硫脱硝一体化,为全新技术路线,不但可满足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指标要求,而且系统可实现绿色低碳节能运行模式。

  长期以来,超低排放改造一直是新钢集团领导班子心中最关切的要事之一。

  2023年,新钢集团先后邀请冶金规划院、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三个“国家队”对公司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形成了预评估报告和问题清单,为超低排放改造指明了方向。

  同年8月,刘建荣组织召开了年中环保大会,将超低排放改造推向了高潮。为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进程,新钢集团对标行业先进,先后开展项目交流200余场,确定工艺技术路线。

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图为新钢厂区绿色步道。

  在行业形势严峻的当前,新钢集团仍全力支持超低排放改造,明确要求不得压减环保项目、不得缩减环保投资,为环保项目上马开绿灯。2024年共梳理出31个新增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新增项目总投资21.7亿元,并为每个项目制定挂图作战表,“一把手”作为项目负责人。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新余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新余市空气环境PM2.5年均浓度从2017年的46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了41.3%,优良率从2017年的88.8%提升至2024年的96.6%,增长了7.8个百分点。

融合创新 唱响“一带一路​赞歌

  “风从海上来,梦从赣鄱起”,这是改革之风,也是开放之风。新钢集团与钢铁航母——中国宝武的成功牵手,带动公司走出区域发展闭环,全面参与宝武体系分工协作,加速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体系,给新钢集团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战略选择。

  9月6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全省2024年度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名单,新钢集团入围其中,荣获江西省2024年度省级“数字领航”企业称号。

  近年来,新钢集团不断塑造并强化新质生产力,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自2021年起,新钢集团高位推进“数智新钢”建设,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双组长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以下简称“数字办”)全面贯彻落实。

  在数字办和数智化部的共同努力下,新钢集团在智慧产线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与宝信软件、中国移动、华为公司、海康威视、北科大、东北大学等国内外一流数字技术服务企业、高校开展合作,联手建设“数智新钢”,向着钢铁行业数字化标杆企业大步迈进。

新钢股份肩负国企走向世界的使命担当,不断开拓国际化市场。图为职工查验“一带一路”出口钢铁产品。

  如今的新钢,“数字化”一词早已融入了方方面面——

  在炼铁智慧集控中心,超融合虚拟化技术与现场近120台高清摄像头,赋予了两座江西省最大的2500立方米高炉智慧的“大脑”与明亮的“眼睛”;在硅钢薄板事业部薄板作业区,无人行车在库房内迅速穿行,将一卷卷钢卷自动且精准地送出库房……

  目前,新钢各条产线上正活跃着近100台工业机器人,它们奋战在精细操作及环境恶劣的岗位上,24小时大显身手;建设完成全智能运行的“黑灯工厂”2个,相较人工操作大幅提升了劳动效率。

  凭借着这些数字化转型工作,新钢集团近年分别荣获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江西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江西省工业领域优秀典范案例等多项荣誉,新钢集团钢材制造运营与产业链协同大数据中心项目获“数据要素×工业制造”赛道一等奖。

加速智慧运营,着力推动数智新钢建设。图为快分实验室。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对钢铁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新钢集团出口产品覆盖国家及地区29个,全年出口量达到51万吨。

  今年1月,来自玻利维亚的33位学员走进新钢集团开展实践学习,在这里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冶金工艺全流程培训。目前,这批玻利维亚学员已完成全部学业回国,参与穆通钢厂的建设与运营。届时,作为中玻两国在备忘录中签署的首个“一带一路”项目,投运后的穆通钢厂将成为玻利维亚历史上的第一座综合性钢铁厂,有效推进玻利维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厂城融合,共生共荣,支持和带动地方经济,也是新钢集团始终如一的初心。

  在海外,新钢新加坡公司围绕经营、安全、合规建设、人才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开拓国际化市场,加强海外履责,持续为当地政府创造价值。

  在国内,以新钢集团为核心的钢铁生产和钢材加工产业集群,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产业集群。作为中国宝武江西总部,新钢集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帮助和支持地方经济为己任,持续引入宝武在江西投资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全面推进企业战略落地过程中,新钢集团将进一步主动融入江西发展大局,围绕落实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钢篇章。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