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以科技创新打通生物质能源全链,引领“双碳”时代绿色动能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5-03-06 15:04:51
编辑: 金婉来源: 经济晚报2025-03-06 15:04:51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中,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态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然而,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产业链分散等问题长期制约其规模化应用。在此背景下,我国著名能源专家、北京道思克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思克”)信息中心主管韩杨,凭借十余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及产业化实践,构建了覆盖“燃料制备-高效燃烧-智能管控”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成为推动生物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领军人物。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不断升级,新能源领域,特别是生物质能源的研发,逐渐成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重要路径之一。韩杨自2022年加入北京道思克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以来,始终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研究,尤其是在生物质能源领域。韩杨通过一系列独立研发和创新,成功发明了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包括生物质燃料锅炉自动送料装置、新能源生物质锅炉、电控燃烧烟尘净化生物质燃料锅炉等。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传统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碳排放。
演讲中的韩杨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核心目标。而韩杨的技术创新正好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以他研发的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自动送料装置为例,由于其可以稳定、连续地向锅炉提供生物质燃料,避免了人工送料带来的不稳定性。在大连某工厂,该装置最终实现了锅炉运行效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85%,大大增加了燃料的利用率,为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一种电控燃烧烟尘净化生物质燃料锅炉则实现了技术突破,为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全球环保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
“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色能源产业过渡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韩杨曾在多个能源论坛上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这样的信念让韩杨不仅在硬件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创新方面也展现了卓越的技术实力。他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生物质原料加工管理系统、碳排放分析综合能源优化系统、新能源锅炉控制及远程监管系统等软件全力助推了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这些系统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并实现精准管理。
以碳排放分析综合能源优化系统的应用为例,该系统可以精确监测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通过优化算法调整能源使用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该技术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双碳”战略的大环境下,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如何高效地进行碳排放管理成为全球能源产业的一项关键任务,而韩杨的这项创新技术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下,生物质原料的粉碎均匀度和储运损耗仍是行业痛点之一。对此,韩杨发明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生物质的高效粉碎机,采用多级刀片组合与筛分反馈系统,将燃料粒径误差控制在±1mm以内,较传统设备精度提升40%。与此同时,韩杨又配套他研发的生物质原料加工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粉碎参数,使单位能耗大幅降低18%,成为韩杨助力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韩杨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更是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参与者。在其所在的北京道思克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韩杨参与了公司在碳基产业链与新能源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将煤炭机械智能化、新能源、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升级。作为公司信息中心主管,韩杨在企业技术攻关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推动了许多“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并为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道思克”将煤头化尾、从黑到绿的转型理念落实在技术研发中,韩杨的工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公司致力于煤炭和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推动了能源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和强链,进一步提升了全球能源产业的技术竞争力。
作为一名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先锋,韩杨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有所建树,还是行业学术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他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生物质能源应用技术路径及存在问题》,为行业提供了极佳的理论支持,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该论文不仅阐述了生物质能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起到了引领作用。
而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结合上,韩杨的工作模式也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了借鉴。他通过不断的技术试验和产业实践,打通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使得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迅速落地,并推动了能源行业的技术变革。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能源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韩杨通过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突破性研究,积极推动绿色能源、智能化能源管理及低碳技术的应用,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技术成果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还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绿色转型。
从锅炉设备的微观创新到能源生态的宏观重构,韩杨的科研之路印证了一个真理:技术突破必须扎根产业需求,而产业升级离不开跨领域协同。正如其在《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体系及其产业化应用态势》课题中所言:“生物质能的未来,不在于单一技术的颠覆,而在于打通从田间到烟囱的全价值链。”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这位中国能源工程师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开放的生态思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一份东方样本。
(文/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