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社区+单位+业主”联建共治,解锁“三无小区”治理新路径
编辑: 经琬来源: 渝水区城北街道2024-03-21 09:18:27
编辑: 经琬来源: 渝水区城北街道2024-03-21 09:18:27
渝水区城北街道仙来湖社区市税务局小区建于2000年10月,小区有3栋9个单元108户,其中原市税务局在职或退休职工70户,外来住户38户,常住户为82户,共242人。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单位小区物业管理不再由单位“兜底”,全部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仙来湖社区党委和市税务局党组共同探索“社区+单位+业主”联建共治模式,形成三方联动、合力共治的小区治理新局面,形成小区治理由原先的“单位管理”变成“居民自治”。
社区群力,破解小区“没人管”
2023年春节后,市税务局按上级要求将用一段时间把家属院物业服务从单位剥离,小区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在由原先“单位人”大包大揽的“免费待遇”转为“社会人”的“自己买单”过程中心理上很难完全接受,且对交纳物业管理费用和小区服务管理服务存在质疑。
仙来湖社区党委通过上门入户、居民座谈等方式,将居民反映的小区无人管理、垃圾无人清扫等诉求收集记录,并整理归档形成需求清单。
随后,社区立即组织小区党员、志愿队、居民召开睦邻“微小事”议事协商座谈会,就成立业委会、成立小区党组织、小区日常管理等问题进行协商议事。
在征求到大部分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小区“居民自治”管理模式来破解小区“无人管”的问题。
单位群策,助力小区“管得了”
为实现小区从“单位管理”到“居民自治”无缝对接,社区党委以“钢城红”党建联建为抓手,通过落实“吹哨报到”制度,巧妙借助市税务局单位力量,让小区治理在业委会人选推荐、场地使用、活动举办上由“单打独斗”转变为“合力作战”,助力小区“管得了、管得住”。
在小区成立业委会的工作上,市税务局召集在该小区居住的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党员座谈、帮忙做其思想工作,并推荐出在小区有一定威望、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税务局在职党员干部刘俊、刘智勇等人,建议其参与业委会选举。经过共同努力,在社区党委指导下于2023年5月份成立第一届业主委员会,选出7位全部由税务局在职干部和退休老党员组成的业委会成员。
同时成立小区党支部,支部有党员52名,其中51名为税务局在职人员和退休党员、1名为居民党员。在得知小区业委会和党支部没有专用办公场地后,市税务局主动提出可以利用单位红色教育基地用于小区业委会协商议事。此外,市税务局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共建,进小区开展家庭教育、关爱女性、青少年暑期托管志愿服务。
业主群治,实现小区“管得好”
小区业委会成立后,为尽快实现小区实现居民自治,业委会通过业主微信群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由业委会按照每户400元/年收取小区物业管理费用,目前物管费收缴率已经达到92.5%,所收用于小区日常保洁、小区公共事务维护等。此外,定期公布物管费收支情况,大到院落整修、小到购置一张纸,每笔都进行公示,让居民能够清楚地了解小区的运行情况及财务状况,从而增强了居民与业委会的相互信任。
同时,业委会充分利用税务局红色教育基地邀请居民一起参与睦邻“微小事”协商议事,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如,去年10月中旬,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停车位划分、雨污分流施工、外墙粉刷等,特别是雨污分流开挖地面,居民意见很大,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作用,积极协调与居民一对一沟通,消除了业主的顾虑,让工程顺利进行。
如今小区在原来破损坑洼的水泥地面,铺设了沥青路面7000平方、规划了统一停车位93个、外墙粉刷8800平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何勇、邹钰、曾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