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经晚观察】“闲鱼”如何成为消费“鲜鱼”?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3-13 09:26:52

​  随着闲鱼GMV(商品交易总额)日均破10亿元,闲置经济在电商领域掀起一股热潮。据二手平台闲鱼披露的数据,每5亿名注册用户中,“95后”占比高达45%,仅去年就有3000万名“95后”新用户涌入闲鱼。年轻用户正重新定义商品价值,闲鱼平台多元的交易形态和丰富的供给,让“闲鱼”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鲜鱼”。


1.用专业变现“Z世代”赚钱“路子野”


  “保姆级教程,教你一小时写10万字小说”“DeepSeek喂饭指令,零基础AI创作”“逼自己28天,小红书写文案再也不用愁”……从去年开始,闲鱼放宽了虚拟资料售卖,小Z马上嗅到了商机,在闲鱼上发布了一系列自己“压舱底”的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都是自己在广告公司做文案时积累下来的,AI指令是自己整理研究出来的,还有读书笔记,现在低价卖给有需要的人。”小Z告诉记者,“在所有虚拟资料的类目中,应用AI的教程卖得最好,只要选好当下热门赛道,一天可卖出100多份。”

  进入小Z的闲鱼店铺,栏目上商品文案一目了然,个位数的购买价格也十分亲民。不需要自己发货,也不需要存货,只要用户拍下订单,就会自动发货,是轻创业的最佳模式。仅仅30天,小Z的闲鱼小店就成交了2600余笔订单,入账3000余元。

  同样靠闲鱼实现弯道超车的还有玉石圈玩家九月。身为闲鱼的资深玩家,她常在闲鱼转让闲置玉石,蹲有缘之人,同时跟着海鲜市场的热点发帖、分享买玉经历,顺道给新人科普玉石知识。

  “刚开始是因为兴趣‘回血’,后来还能和兴趣相投的朋友聊天,带来了双倍的快乐。”对九月来说,闲鱼物品流转的本质是能量交换,“能把心爱之物转给懂它的人,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这个过程很治愈。”

  通过闲鱼,九月也迎来了自己的职业转换。因为信任九月的专业,越来越多的粉丝委托她购买玉石。“平常在业余时间会根据粉丝的要求挑选玉石,也会选择一些比较‘漏’的玉石挂在平台上售卖,作为回报,自己会赚取一些‘跑腿费’。”九月告诉记者,通过给不同客户代购玉石,她在闲鱼每月平均收入已然过万元。

  如今,闲鱼已成为青年文化观察器,当年初大家还为登录DeepSeek焦头烂额,闲鱼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种贩卖AI指令提示词的合集;Midjourney刚火不久,也致富了一批在闲鱼上贩卖“AI代出图”的设计师;Manus亮相仅12小时后,闲鱼上便迅速涌现出一批“卖码人”。如果你不知道现在流行什么,上闲鱼逛一圈,就知道年轻人又整出了什么“花活”。


2.该省省该花花年轻人重新定义性价比


  2025年初,中国消费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仅春节期间,闲鱼卡券销售量同比增长翻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闲鱼上诞生了诸多销量100万+的卡券商品,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早餐券,瑞幸、奈雪饮品代金券等。

  以电影票为例,2025年春节档期间,电影票价比平日高出三成。面对“春节档刺客”,年轻人有自己的应对之法——打开闲鱼,低至六折的代订服务硬生生把“春节溢价”打回了“平日价”。“闲鱼上经常会出现因临时情况转售的电影票,其中一些价格甚至低于购票平台的五折。这不仅帮助影院减少了损失,也为其他人提供了一个更优惠的购票渠道。”影院工作人员表示。

  在闲鱼平台,交易标的日益多元,除了常见的电影票,酒店增值服务权益也悄然兴起,成为热门交易品类。精品酒店为提升客单价推出的复合型礼包存在显著权益闲置现象,不少年轻消费群体会把不需要或用不上权益挂在闲鱼上出售,适当为自己“回血”。闲鱼用户阳阳表示,现在年轻人正在拒绝单纯面子式的消费,而是追求性价比,买东西前习惯性地打开闲鱼,看看能不能“捡漏”,这也成了新一代的消费习惯。


3.低成本享受“剁手党”变“循环侠”


  “不是新品买不起,而是闲鱼更有性价比。”作为“日均打开闲鱼上十次”的重度用户,“痛文化”爱好者蝴蝶偶然间完成了她从闲鱼买家到卖家的身份转换。刚入职场的蝴蝶手里的闲钱不多,喜爱的二次元IP作品更新较快,对“谷子”的热情往往昙花一现,只有通过“退坑”“回血”等方式,才可以更果断地跳进“新坑”,不断找寻新鲜感。

  在不断“退坑”“入坑”的过程中,蝴蝶在闲鱼上嗅到了新商机。随着中国各大IP的爆火,尤其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相关周边产品也掀起一波抢购热潮。其中,以哪吒、敖丙为原型的棉花娃娃等潮玩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迎来热销,市场上一度出现一“吒”难求的火爆局面。


蝴蝶店里的定制棉花娃娃。


  稀有、限定、热门IP“谷子”的收藏需求大于市场供给,没有买到热门周边的年轻人难免失落。由此,蝴蝶产生了通过改造棉花娃娃来填补这部分市场空缺的想法。很快,蝴蝶将手绘的娃稿发在闲鱼上预售,在接到订单后,她迅速与买家确认娃稿,从设计、定制再到销售,每改造一个棉花娃娃,可入袋上百元。

  随着“痛文化”的持续升温,年轻人花在闲鱼上淘“谷子”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些看似“非必要”的支出,实则是年轻人的情绪“解压阀”。闲鱼数据显示,“谷子”闲置交易单量年同比增长170%,卡牌增长108%,潮玩盲盒增长473%,明星小卡增长51%,已成为最大的线上“痛文化”交流地之一。

  除了“痛文化”外,当下年轻人在闲鱼上,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模块。“稀有卡牌”“Vintage古着”“新中式手工绒花”“美院生的岩彩画”,在闲鱼总能逛见一些“奇奇怪怪”,却又“可可爱爱”的好物,这些好物在用户手里不断“漂流”,实现最大化价值。

  现在的闲鱼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循环经济体,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且人潮汹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将闲置物品挂到线上二手交易平台“赚钱回血”,同时乐于在平台上挑选“心头好”,他们在“买家”和“卖家”的身份之间自如切换且乐在其中。



  记者手记:

从闲鱼观察青年文化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二手闲置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速闲置商品流通、释放新的消费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年轻人愈发倾向于务实的理性消费,这使得不少平台商家纷纷感叹“年轻人的钱愈发难赚”。面对各大电商平台激烈的价格“内卷”,闲置交易开拓出一条别样的“超车”路径:二手商品能让消费者以更低的成本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反过来,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在重塑商业逻辑。有人通过闲鱼省钱,有人通过闲鱼赚钱,而更多的人则是买卖兼顾,实现了“赚上加赚”和“钱更值钱”。闲鱼让部分用户能够以卖家的身份加入这个循环市场之中,这也在无形中节约了持有成本。这种“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哲学,既是对传统消费主义的反思,亦是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探索。

(全媒体记者陈兮)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