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文旅> 正文

经晚观察丨全民阅读绘就江西文化新图景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4-21 09:19:38

  一城春色浓墨染,豫章文脉古今扬。从城市社区书房到农家书屋,从传统纸质阅读到数字化阅读新体验,阅读已融入市民生活日常,勾勒出一幅全民阅读的生动画卷。


公共阅读矩阵持续扩容升级


  凌晨时分,位于赣江畔的南昌市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24小时阅览区依然灯火通明。外卖员李师傅趁着送餐间隙,翻开巴金的《春》,书页沙沙翻动,江水潺潺低吟,“以前等单时只能刷短视频,现在书房成了最好的‘充电站’。”


读者在南昌市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阅读。


  作为南昌市重点打造的公共阅读品牌,孺子书房自2022年起加速布局,两年内100家书房如繁星般散落在城乡社区、工业园区景区等地,织就覆盖全城的文化服务网络。2025年3月起,孺子书房15家分馆相继开启闭馆延时服务,摩天轮分馆更是推出24小时“不打烊”模式,为市民点亮“深夜书灯”,收获市民一片赞誉。

  “每天晚上散步后到书房读两小时书,成了我最放松的时刻。”家住南昌市洪都街道洪干社区的胡丽说,延时服务精准解决了上班族的“时间痛点”,让忙碌的都市人有了安放心灵的诗意角落。

  为保障夜间阅读安全,孺子书房还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沟通协助机制,同时对夜间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力求为读者提供专业、贴心的文化服务。

  不只孺子书房,南昌的公共阅读矩阵正持续扩容升级,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全民阅读生态体系。4月19日13时20分,记者在位于南昌市象山北路的南昌市职工书屋看到,门前已排起等候的队伍。13时30分市民们有序进入,抢占窗边的最佳阅读位置。这座对市民免费开放的三层书屋,藏书约4万册,11个“听书房”更是营造出沉浸式阅读体验。“这里像座知识宝藏,午休时间来‘充充电’,下午工作更有干劲。”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陈女士说。


南昌市职工书屋一角。


  与静谧的书屋形成鲜明对比,南昌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现场正热火朝天。项目负责人介绍,新馆建设正在全速推进,预计6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这座集阅读文化空间、童书馆、盲文阅览室等20余个功能区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建成后将提供2000个阅览座位,藏书量达300万册,届时将成为青山湖畔的诗意阅读胜地、文艺打卡新坐标,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


触手可及的精神滋养


  周末的南昌市新华书店内涌动着浓厚的书香氛围,年轻读者在畅销书专区精心挑选读物,小朋友们席地而坐沉浸在童话绘本的奇妙世界;自习区里,学生与上班族专注于书本,笔尖沙沙作响;旁边童书馆里的“新华绘本故事会”活动即将带领孩子们进入一段美妙的时光。“这里图书覆盖全年龄段,每周还会不定期举办主题读书会。孩子特别喜欢少儿阅览区,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带他来。”市民张女士说,“这里是遛娃学习两不误的好地方。”


读者在南昌新华书店学府大道店选购阅读。


  在南昌市洪都中大道,江西独立书店代表——青苑书店以“商业理性+文化情怀”的模式,将书店从“卖书场”升级为“文化客厅”,不时举办的专业选书活动、公益书友会、学者讲座等吸引着众多读者参与其中。“独立书店本质上并不是书店,而是一种‘独立’空间。它所卖的不管是咖啡还是书,都是主理人独立人格的一部分,一种价值观。而逛独立书店,总能偶遇意想不到的好书,这种惊喜是网购无法替代的。”读者王敏道出众多书迷的心声。

  这些实体书店不仅摆满琳琅满目的书籍,还通过舒适的阅读区、精彩的文化沙龙,为读者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而在江西其他设区市,特色阅读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在抚州,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阅读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品牌。社区里的阅读分享会、学校中的读书竞赛、企业内的职工书屋,让不同群体都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在九江,当地政府结合庐山文化、鄱阳湖文化等特色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在庐山脚下的一些民宿中,还专门设置了图书角,为游客提供了在山水间享受阅读的惬意体验,将阅读与旅游深度融合,让书香与美景相得益彰。

  在不少乡村,农家书屋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各类知识读物,从农业技术指导书籍到文学名著,满足村民不同的阅读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活力。


数字赋能阅读新体验


  现如今,阅读方式多样化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深入成年国民生活,2023年,有78.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2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2023年,有36.3%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有4.4%的成年国民通过视频讲书的方式进行阅读。新兴数字化阅读方式正以强劲势头,成为民众阅读新宠。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如今,听书、讲书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帆书、得到、凯叔讲故事等平台凭借丰富内容与便捷服务,收获大批忠实用户。“上下班路上打开听书软件,跟着老师解读经典著作,碎片化时间变得充实又有意义。”上班族章先生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习惯。

  数字化浪潮不仅催生新型阅读APP,还推动实体阅读空间加速智慧化转型。江西省图书馆打造的视听空间便是传统阅读场景升级的典型范例。步入其中,智慧座席、瀑布流电子书阅读设备、朗读亭等多媒体设施一应俱全,配备VR、智能球幕等前沿技术的视频欣赏区、音乐欣赏区、科学探索区等功能分区,为读者构建起沉浸式学习环境。指尖轻点瀑布流设备,千余册电子书即刻呈现;戴上VR设备,历史场景、科学奇观便在眼前“复活”,真正实现“互动式阅读”。“在这里,阅读不再局限于纸张与文字,科技让知识获取变得生动有趣。”体验完智慧阅读区的郭女士赞叹道。

  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服务民众1.59亿人次,较上年增长30.3%。“如今,图书馆已成为市民可观、可感的文旅新地标。”江西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沉浸式、主题化的形式与内容,唤醒图书馆空间活力,实现由‘图书馆的读者’到‘读者的图书馆’的转变。”


记者手记


  或许世界读书日不仅是一场阅读的狂欢,更是一记温柔的提醒:书籍是抵抗时间流逝的锚点,而阅读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时间旅行”。

  如今的城市,最美书房、独具匠心的特色书店星罗棋布,这些空间或隐于闹市、闹中取静,或依傍山水、诗意盎然,以舒适的环境与丰富的藏书,承载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不妨从书架上取下那本搁置已久的书,暂时放下手机与电脑,给自己一段远离电子屏幕的纯粹时光。让文字牵引思绪,在书香中感受内心的宁静与丰盈,完成一场属于自己的“时间旅行”。

(全媒体记者 胡燕梅文/图)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