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工信> 正文

这些江西小镇凭啥跻身全国500强

编辑: 李盛元来源: 大江网2025-06-11 16:02:55

  6月5日,2025镇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对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2万余个建制镇进行综合评价,形成“2025镇域经济500强”研究,其中江西9个镇入选,具体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东镇、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

  此外,在“2025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成果中,江西有13个镇上榜。

  在全国镇域经济迈入3.0时代“融合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百强镇”的发展经验启示,对推动江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在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龙门吊正在起吊冷链物流班列的货箱。(资料图)


“百强镇”的成长密码

  《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布显示,入选全国500强的江西9个镇展现出了江西镇域经济的蓬勃活力和强劲增长态势。

  记者注意到,在入选的9个镇中有4个镇位于南昌,彰显了南昌市作为江西省会城市的强大经济辐射力和带动能力。其中,昌东镇以全国排名第129位的成绩居江西榜首。昌东镇所在的南昌高新区是南昌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昌东镇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除了昌东镇,江西上榜的其他8个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专家指出,当前,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经济竞争重心从中心城市向县镇下沉,区域间经济竞争已由以城区为核心的单个城市竞争加速演变为以“市域为核心、县域为支撑、镇域为底座”,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域竞争。


放权赋能小镇迸发大能量

  一直以来,“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看得见管不着”等矛盾束缚着镇域发展动能的释放。如何激活“镇能量”?江西给出了解题思路——事权下放、资源下沉、保障下倾。

  2018年,江西启动了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城镇规模和人口吸纳能力、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改革基础条件和内生动力等为标准,南昌县向塘镇、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等30个镇被赋予诸多县级权限。这些镇严格按照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优化机构设置、理顺县镇关系、精准扩权赋能、创新集中审批、探索综合执法,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放权做“减法”,发展做“加法”,在30个改革镇中,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九江瑞昌市码头镇、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和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进入“全国500强”榜单。


强镇之路在“优”“特”

  客观分析江西镇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周边省份相比,江西乡镇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镇域经济发展短板突出。“镇”兴之路如何实现?关键在于“优”“特”二字。

  以“全国500强”榜单上的“常客”——南昌县向塘镇为例,铁路、国道、高速三线纵横,坐拥江南最大货运编组站——向西编组站,其发挥“地利”优势,以国际陆港为支点打造全省唯一“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现代智慧物流为主、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体系。

  相关专家认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重在“三融”——“融城”,即融入新型城镇化体系,根据镇域发展实际,推动各乡镇分类嵌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融产”,即融入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纵向要主动嵌入省、市、县重点产业链条;横向要注重与周边镇街的产业协作,实现组团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融农”,即融入乡村全面振兴大局,对内,要积极延伸农业全产业链,加快生产端提质、加工端增值、流通端增效;对外,链接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通与互补。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