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以低碳转型激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6-28 10:41:17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6-28 10:41:17
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工业城市,九江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以示范标杆为引领、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资源循环为突破,构建起全链条绿色制造发展模式,全市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绿色发展制度框架
政策引领是产业转型的指南针。近年来,九江先后出台《九江市绿色制造优化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与《九江市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形成政策组合拳,走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示范标杆打造、资源循环利用、服务能力提升五大领域系统规划转型路径。
“政策不仅明确了技改方向,还真金白银支持我们更换高效设备。”位于瑞昌经开区的某LED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靶向治疗”式的政策支持,在九江已形成常态。同时,该市还印发了《九江市支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若干措施》,自6月30日起施行,在绿色低碳诊断服务、绿色低碳改造、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标杆、争创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公共服务平台、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开展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其中,以贴息或奖补的方式支持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降碳、减污、减排、增效、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对项目完工并完成节能验收后的绿色低碳改造标杆项目,按照相关改造提升比例最高分别奖励50万元、70万元、100万元。
打造绿色制造标杆矩阵
从绿色工厂到绿色园区,九江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在工信部公布的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中,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肥2家企业的4个产品入选。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作为通信领域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的单位,坚持绿色、低碳理念,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化理措施,不断实施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手段,持续提高能源利用率,能耗率PUE值从运营初期的1.5降到1.28。
在园区层面,九江经开区、共青城高新区两大国家级绿色园区通过集中式光伏发电、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园区综合能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家、省级绿色园区10家、省级绿色工厂81家,超77%的工业园区达到省级以上绿色园区建设标准。
此外,在工业节水方面,截至目前,九江已创建国家重点用水园区、水效领跑者企业各1家,省级节水标杆园区8家、水效领跑者企业4家、节水标杆企业16家、节水型企业97家。这些标杆企业和园区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制造网络,为行业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驱动全流程节能降碳
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相关政策,九江鼓励企业从源头和生产过程开展绿色化改造,扎实推进制造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节能技术应用案例。
源头上,九江一些企业通过原燃料替代、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生产中传统化石能源投入量。如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庐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厂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不仅降低了碳排放量和能耗,还极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生产过程中,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优化升级现有生产线,强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如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建的8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生产用电需求,还能显著提升副产煤气资源及蒸汽的综合利用效率,发电综合热效率预计可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九江九宏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技术使氯化氢合成的热能利用率提高到70%;九江金鹭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实施更换高效节能型永磁电机及生产线改造项目后,综合节电量提升了10%左右。
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近年来,九江将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目前,全市已有11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在高效节能领域,瑞昌经开区以江西瑞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昕诺飞·凯耀等企业为龙头,聚集49家规模以上LED企业,着力发展LED照明及显示产业,产业链完整度高,辐射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超过100家。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柴桑区形成以江西国瑞重工有限公司、九江威格尔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金属新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江西鑫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九江)有限公司等企业构建起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链条。
万铜产业园聚焦铜矿尾矿、矿渣等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新型市政建材、土壤改良材料等新型产品,园区已聚集了3家骨料消纳企业。
九江的实践表明,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生态命题,更是发展命题。通过构建“政策—标杆—技术—循环”四维联动机制,该市既实现了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又培育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九江市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4家、省级绿色园区实现全覆盖;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省级绿色工厂80家,标杆数量均实现三年翻一番,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规模以上绿色低碳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这座长江沿岸的工业城市正以绿色为笔,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九江答案”。
(全媒体记者 刘迟 、熊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