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爱拼才会赢 | 赣鄱水网焕新颜绘就通江达海新图景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7-03 15:34:21


      ​日前,九江红光码头作业区热闹非凡,“赣沪通”产品推介暨空箱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此顺利举办。当日,随着“鄱阳—九江—上海”航线首航货轮的一声鸣笛,一条连接江西内陆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效物流新通道正式开通,这不仅标志着“赣沪通”水路物流产品的正式发布,还为赣鄱黄金水道的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九江红光码头集装箱堆场


九江红光码头


昔日赣鄱黄金水运辉煌印记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水系极为发达,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抚、信、饶、修五河奔腾不息,最终汇入鄱阳湖,再由鄱阳湖注入长江,共同构建起纵横交错的河网。借如此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江西在历史上长期占据水运大省的重要地位。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秦始皇南征时期,便下令开通大庾岭,借此掌控了江西的主要航道,成功打通了江西赣江与广东北江的水路连接。自此,运粮船队白帆相连,往来穿梭,水运繁忙景象初显。汉朝时,楼船将军杨仆挥师南下,一句“出豫章,下横浦”,生动展现了赣江水运在军事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到了三国时期,浔阳(九江)、豫章(南昌)成为东吴的重要商埠,江西的水运路线远达长江各港口,赣江与湘江、汉水及三吴运河共同构成长江流域漕粮运输的主干网络。

  唐代是江西水运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南方经济崛起,张九龄主持修建大庾岭梅关大道,为水陆联运创造便利条件;虔州刺史路应“凿赣石梗险,以利舟通”,江西漕船得以沿长江入扬州,再经运河北达京城,一条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从宋代至清代中期,江西水运进入鼎盛时期,景德镇地区精美的瓷器、上饶地区丰富的铜矿等经鄱阳湖源源不断运往京师,甚至远销海外。这一时期的江西,不仅是南方的重要腹地,更是连接东南的交通枢纽。随着蒸汽轮船的出现,长江成为连接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江西水运更是迎来了一段璀璨的黄金时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下多管齐下夯实水运根基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迅速崛起,水运因速度相对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等原因,一度发展滞后,昔日的辉煌似乎也渐渐被尘封。

  为推动江西水运高质量发展,重振赣鄱黄金水道,江西先后印发《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江西省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江西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1—2050年)》,提出到2035年,规划高等级航道总里程2011公里,根据预测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5亿吨、420万标箱,基本形成“一纵两横十支”高等级航道网和“两主五重”现代化港口集群。

  重振赣鄱千年黄金水道的帷幕就此拉开。

  在航道建设方面,近年来,江西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网络和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截至目前,赣江全线7个梯级、信江全线3个梯级枢纽船闸建成投运,昌江、袁河等支线航道的开工建设,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一纵两横十支”高等级航道网主骨架正加快形成。

  同时,在智慧航道建设方面,全省智慧航道、船闸112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电子航道图覆盖全省高等级航道共818.4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智慧船闸信江试点建设已基本完成,信江试点航段形成了电子化巡航与实船巡航相结合的航标维护管养新模式,航道状态由“静态采集”向“动态感知”变革,建成全方位航道运行动态感知系统,逐步实现航道管养“看得见、听得到、走着用、坐着管”。

  港口建设同样成果斐然,截至2024年底,江西“两主五重”港口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以来,江西已建成南昌港龙头岗二期码头等24座现代化公用码头项目,完成规划目标的89%;10个规划“十四五”跨“十五五”建成项目,已开工建设九江港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等6个项目,共建成生产性泊位103个,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75%,全省港口通过能力达3.1亿吨/年,其中集装箱达182.5万标箱/年。


未来区域合作续写发展新篇章

  区域合作是激活水运潜力的关键钥匙,它打破地域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助力内河航运得以融入更广阔的物流网络。

  近年来,江西港口集团积极作为,与江苏港口、湖北港口等周边大型港口集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在航线开辟、货源组织、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不断拓展合作版图。此次与上海港口集团合作推出“赣沪通”产品,正是江西港口集团深化区域合作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江西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的物流运输环节面临诸多难题。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时效难以保障,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企业的发展。针对种种问题,“赣沪通”产品应运而生。据悉,“赣沪通”产品依托已有的九江至上海长江航线天天班,以赣江、信江7个集装箱码头的小支线联合作业为紧密纽带,通过统一服务标准,为企业提供“成本有优势、时效有保障、服务信得过”的优质物流服务。其“一单制”“一口价”“一票结算”“一箱承运到底”的服务范围可覆盖江西80%以上地区。

  “这意味着,江西省内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时,拥有了更高效、便捷、经济的全程物流服务,真正实现了‘内陆口岸与沿海同效’的美好愿景,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副经理田斌告诉记者。

  未来,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赣沪通”产品还将不断延伸拓展,逐步覆盖樟树河西、吉安新干、南昌龙头岗等省内其他内河港口,进一步织密江西货物经九江直达上海的高效出海网络,助力江西经济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随着内河水运条件不断完善,依托大能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内河水运对大宗货源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省大宗货物运输中的市场份额也会不断提高。

  赣鄱黄金水道正沿着历史的脉络,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续写属于江西水运的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熊嘉)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