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地市动态> 正文

景德镇学院:瓷韵承红脉 青春筑梦行

编辑: 吴凡来源: 经济晚报2025-07-08 10:26:47

  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于近期深入景德镇市多处红色地标,开展系列红色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探访、史料挖掘、访谈交流、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6月25日,服务队走进景德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志敏精神展示厅,在讲解员引导下系统学习红十军团战斗历程与方志敏烈士革命生平,通过朗诵《可爱的中国》、开展“假如我是方志敏”的沉浸式讨论,深刻感悟“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内核,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坚定理想信念。


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于方志敏精神展示厅前合影


  6月26日,志愿服务队在景德镇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会议室开展红色主题调研访谈,特邀革命先烈后代马博维、鲁宁两位前辈,共忆本土红色岁月。鲁宁作为老红军后代,生动讲述了红十军“智取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瑶里改编等历史故事,将书本上的记载变得鲜活立体,展现了革命先辈的热血担当。鲁宁结合自身从参军守疆到退休后传“红魂”的人生,寄语青年学子铭记历史、汲取力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来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采访调研

  6月27日,成员们踏上程家山红色苏区的寻访之旅。在皖赣边苏区程家山历史展厅,成员们透过泛黄文献与革命文物,触摸“打土豪、分田地”的炽热实践,体会武装斗争的艰辛岁月;在程家山烈士陵园,全体成员默哀绕行,让历史厚重感转化为前行力量。

  6月30日,在荷塘乡童坊村,队员们走进廉洁文化教育展馆,了解红十军团战斗与垦荒历史;走访红军后代,聆听开荒故事,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队员们还参与河道清理、农活劳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生态建设,同时通过口述史访谈采集红十军团后勤保障等史料,为还原革命史提供支撑。


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于荷塘乡童坊村合影


  7月1日,在瑶里镇,队员们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聆听老党员在烽火岁月里坚守信仰、忠诚担当的故事,并向他们献花。探访陈毅旧居敬义堂、程家祠堂等革命旧址,于斑驳痕迹与历史场景中,感悟“抗日救国”的初心使命。队员们于瑶里改编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凝聚起青春奋进的力量。

  7月3日,服务队来到鹅湖镇小源村,重走红星路、参观小源暴动旧址,并观看《闪闪的红星》片段。队员们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儿童开展组织防溺水教育、红歌教唱与手工黏土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入乡村志愿服务。


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于小源暴动地址合影


  7月5日,成员们抵达万建新村南山革命烈士纪念地。成员们手持镰刀、锄头清理纪念地周边杂草,为墓碑翻新上漆,并手捧白菊庄严鞠躬、集体宣誓,在默哀中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灵。

  7月5日及6日,服务队召开暑期实践总结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前期深入红色地标和乡村社区所采集的第一手史料与鲜活素材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成员们对史料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了细致复盘,并针对即将在青少年宫及社区开展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内容进行了集中研讨,重点打磨宣讲材料的逻辑性、故事性和互动性,确保能将实地调研的深刻感悟有效传递给青少年和居民。

  从厚重的红色苏区到肃穆的烈士陵园,从校园展厅到乡村社区,景德镇学院“瓷韵流芳,红心筑梦”志愿服务队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正如团队成员所言:“每一次俯身清理墓碑,每一场沉浸式讨论,每一节乡村红歌课,都是红色精神与青春力量的碰撞。”未来,他们将继续在红色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实践中,奋力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孙婉琪  邹佳玉)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