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 | 赣鄱潮涌 商机无限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7-08 15:23:25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7-08 15:23:25
七月的赣鄱大地生机盎然,英雄城南昌高朋满座。7月4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在南昌盛大开幕。活动以“共建产业生态,加速中部崛起”为主题,吸引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院士专家、海内外企业代表等齐聚英雄城,共商产业转移大计,共同见证12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超百亿元,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举行的产业转移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产业强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
活动现场,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应炯重点推介了江西产业优势:江西产业基础厚实,是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地”。江西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是我们党领导工业化的“开山之地”,享有“世界钨都”“中国铜都”“亚洲锂都”“稀土王国”等多个美誉。通过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江西已形成1个万亿元产业(电子信息)、14个千亿元产业,其中有色金属产业2025年营收将突破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有望在“十五五”达万亿元规模。“江西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万家,已跨入工业大省行列。”江西已探明矿产130种,80种储量全国前十,锂电产业形成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应用的完整链条,碳酸锂产量占全国近六成;电子信息产业连续三年营收过万亿元,智能终端本地配套率达85%;航空产业构建了研发、制造、试飞全链条,C919部件生产项目落地南昌。
活动现场举行的产业转移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成为焦点。本次签约共两批12个项目,涵盖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首批签约项目包括海立冷暖空调压缩机数智工厂及先进电机研发试制中心、创新药生产基地、年产5000万台套笔电精密金属结构件生产等;第二批签约项目包含高聚光纤生产、月产20万平方米高精密印制线路板及贴片、新能源汽车座椅产业园等。“这些项目的落地,是江西与全国产业协同结出的硕果。”主持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江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能级跃升。
创新赋能人工智能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教授以“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题作主旨演讲,为江西产业转移指明方向。他指出新一代AI正从机器人向智能自主系统扩展,从产品智能化向群智系统演进,平台经济也从消费型向智能产业型升级。“江西在低空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布局,与AI赋能制造业的趋势高度契合,应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智转数改’。”他举例,浙江大学研发的超声智能诊断系统准确率达90%,已在江西医院应用,“未来,AI将推动产业链从‘平移’转向‘跃升’”。
南昌高新区和贵溪经开区作为地方代表分享经验:南昌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等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166亿元,LED芯片产销量全球第一;贵溪市以铜产业为核心,建成涵盖了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检测、铜文化以及铜制品等“八位一体”产业体系,2024年铜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打造了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再生铜进口周期从7-10天压缩至2-3天,综合成本每吨节约了100元。”贵溪市委常委、贵溪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海东说。
未来可期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深化升级
活动现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郁冲分享了企业在江西18年的发展历程:“从单打独斗到带动20余家核心供应商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南昌海立累计创收530亿元,利税超过20多亿元,这得益于江西‘企业吹哨、政府报到’的服务机制。南昌经开区用行动诠释: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发展不犯难。”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金从龙则表示,企业在南昌完成LED全产业链布局,带动形成全球最大COB显示模组生产基地,离不开江西省、南昌市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以及南昌高新区“保姆式”的关怀和大力支持。LED产业链作为典型的重资产产业链,涉及技术攻关、用地审批、能源配套等复杂环节。南昌市始终秉持“服务至上、宾至如归”的理念,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的各种困难问题,为企业营造了安心发展的一片沃土。未来,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将继续深耕南昌,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江西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据悉,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发挥江西综合优势,搭建高水平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打造一流产业承接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深化升级,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赣鄱大地,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媒体记者 吁干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