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嘉宾行走南昌、九江、景德镇、赣州采风见证江西魅力
编辑: 李盛元来源: 江西日报2025-07-17 15:28:37
编辑: 李盛元来源: 江西日报2025-07-17 15:28:37
感知江西独特风采
7月15日,参加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主题采风活动的部分外国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走进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江西省博物馆和艾溪湖湿地森林公园等地,从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维度,全方位感知江西的发展脉动与独特风采,向世界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江西。
“南昌有哪些支柱产业?”“中国的电子产品物美价廉,很受墨西哥市场的喜爱。”站在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二楼巨大科技屏幕前,墨西哥国家新闻学院副院长、Irradia新闻总编特奥多罗劳尔伦特雷亚详细询问南昌的产业布局和外贸情况。他是中国的“老朋友”,曾到访中国多地。此行是他第一次来南昌,他感觉中国的城市各有特色,南昌生态环境特别优良。
在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的滕王阁盛宴诗会电子屏幕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联代理工会书记、技术与传播协调员卡斯特罗费尔南多被现场一款AR体验软件所吸引,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上传个人照片,屏幕上立刻出现古风“洋王勃”,现场跟读《滕王阁序》。
在江西省博物馆,外媒嘉宾沿着“赣鄱千年”展线,触摸江西作为“长江文明重要支系”的历史脉搏。阿曼记者协会南巴提奈省负责人阿卜杜拉卢瓦西凝视着吉州窑瓷器展品感叹道:“这些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承载着中国文明的记忆。”
在江西晶能光电有限公司的展厅,外媒嘉宾详细了解“中国智造”硅衬底LED技术如何凭借自主创新的核心优势走向全球市场,为世界带去绿色照明方案。
“走进江西,满目是绿色,还有很浓烈的人文气息。”阿根廷《关键中国》门户网站新闻总监及广播节目主持人莉迪亚伊尔玛法卡莱对记者说,“来到江西,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发展成果。”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 实习生郭禄阳 、胡熙雅)
触摸长江文化脉动
7月15日,来自12个国家的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开启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主题采风活动的九江之旅。这座长江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城市规划的现代智慧、千年文脉的当代传承和绿色工业的创新实践,向国际友人展示着新时代的九江风采。
采风活动从九江市国土空间规划馆拉开序幕。在巨型沙盘前,立体投影生动呈现全域生态系统格局,引得外媒嘉宾纷纷驻足。吉尔吉斯斯坦独立记者联盟主席阿扎马特卡西博科夫赞叹:“城市规划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令人难忘。”移步观景平台,采风团成员被八里湖的潋滟波光所吸引,争相拍照留念,湖光山色间回荡着不同语言的赞美之声。
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的参访中,现代化生产装置与花园式厂区的完美融合,让外媒嘉宾看到了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冈比亚记者莫莫杜贾洛感慨道:“这里的绿化和清洁度彻底改变了我对化工企业的印象。”
当暮色轻抚长江岸,采风团在琵琶亭迎来文化盛宴。巴基斯坦报业协会顾问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接过书法家户华斌题写的“宁静致远”墨宝时,即兴吟诵“同是天涯沦落人”,赢得众人喝彩。凭栏远眺的亚美尼亚嘉宾阿斯吉克伊吉蒂安则沉醉于长江的壮阔与亭台的精致之中。
夜色渐浓,“九江之夜”文旅街区以光影秀全新诠释《琵琶行》的千年诗意。外媒嘉宾穿行在飘香的美食摊位间,时而驻足观赏传统歌舞,时而漫步亲水栈道,让长江文化的千年脉动通过镜头传向世界。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文曦 、周亚婧)
续写文明互鉴佳话
7月15日下午,参加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主题采风活动的部分外国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抵达景德镇,首站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溯源陶瓷历史。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馆内收藏了陶瓷名品佳作5万余件,涵盖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中各时代的代表品种。影青温润如玉,青花釉色流转,粉彩纹饰生辉……柔和的灯光下,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陈列在玻璃展柜中,无声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故事。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边走边听边看,频频举起手机、相机记录珍贵展品。
法国Escaledenuit网站的摄影记者扬奥利维耶韦尔内里第一次来景德镇,但这里对他来说是“熟悉的陌生地”。“我祖母的家乡利摩日是法国‘瓷都’,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中国陶瓷的故事。”他激动地说。中法“瓷都”在瓷器艺术上书写着文明互鉴的佳话,让扬奥利维耶韦尔内里对景德镇之行充满期待,他希望通过镜头展现千年窑火不熄的中国智慧。
来自德国的罗伟哲,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是他第二次来景德镇。“小时候我在家里看过一本介绍瓷器的书,这是我认识景德镇的开始。”罗伟哲兴奋地说,“今天看了这么多瓷器精品,让我倍感亲切。充满艺术性和生活味的景德镇是我想向世界分享的‘中国故事’。”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当外媒嘉宾的镜头聚焦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历久弥新的泥与火之歌序章渐起。
(张愉)
领略阳明文化魅力
7月15日下午,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主题采风活动走进龙南市。来自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来到龙南市阳明心谷景区了解阳明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进入景区,一场阳明传习舞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外媒嘉宾们的眼球。在现场,身穿明朝服饰的王阳明饰演者手持书本,诵读着诗词,一群孩子随着诗词的诵读节拍跳起了阳明传习舞。一名外媒嘉宾说:“我是第一次欣赏这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孩子们的表演非常精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阳明心谷景区里,外媒嘉宾聆听了一堂由赣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讲的阳明文化课程,齐诵王阳明心学四诀。“这是一次了解阳明文化的好机会,我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话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阳明心学的智慧对我的工作与生活很有启发。”埃塞俄比亚记者塞拉姆特肖梅埃谢特说。
每到一处,外媒嘉宾就被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吸引,他们认真观看、频频拍照、仔细倾听、不断发问,纷纷表示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宣传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在阳明文化中心展陈馆非遗拓印体验区,外媒嘉宾兴致勃勃地拓印了“知行合一”“此心光明”等王阳明经典语录。“我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阳明文化迷住了。此次活动不仅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活动。”塞拉姆特肖梅埃谢特拿着拓印出的“此心光明”纸张高兴地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杨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