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铜’学”!解锁学习“新玩法”
编辑: 陈兮来源: 江西宣传2025-07-18 10:48:53
编辑: 陈兮来源: 江西宣传2025-07-18 10:48:53
“感觉子弹就在耳朵边,跟真打仗似的!”刚从秋收起义沉浸式VR体验中心出来的长沙伢子李雨桐,手心还攥着汗,拉着同伴就唠开了。在铜鼓,像这样的“新鲜体验”,成了孩子们暑假里最盼望的事儿之一。
红色研学的“新玩法”
铜鼓县地处湘赣边界,课本里的很多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湘赣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永翁祠里书声琅琅,孩子们齐声读着《西江月·秋收起义》,声音久久萦绕在房梁上。孩子们在高桥梁塅村重走红军路,几公里走下来,个个腿肚子抽筋,宜春的王军同学在研学日记中写道,“走到第三个补给站时,我的腿已经像灌了铅一样沉。想到红军前辈们还要背着装备走更远的路,我由衷地佩服。”
“想不到编草鞋这么难,稻草扎得手疼,”在手工实践课上,新余来的刘老师一边擦着汗,一边说:“红军战士穿着这样的草鞋走完了长征,真的太不容易了。”
场景式教学、沉浸式体验,让来这儿的游客真实地触摸到秋收起义的精神火种。
红色传承的“新场景”
铜鼓人认准一个理:红色基因传承不是冷冰冰的老房子、老物件,得让人来了能得到点什么、记住点什么、带走点什么。这几年,县里把61处老革命旧址拾掇得亮亮堂堂,红十六军驻军旧址的工匠们,连墙缝里的泥巴都抠得干干净净;已经发现的122条红色标语,每一条都得到妥善地修复保护。
现在游客们来铜鼓,用手机扫扫码,湘鄂赣革命旧址的全景就出来了,AI导游还提供贴身服务。VR一比一还原秋收起义关键战役场景,游客们“亲身经历”那段烽火岁月,比以往更加生动立体。情景剧《铜鼓往事》演到动情处,孩子们跟着抹眼泪,在一次又一次感动中,种下了理想信念的种子。
此外,铜鼓成立全省首个县域研学产业平台,推出“来吧铜学”品牌,培养了200余名红色讲解员,规划10余条红色研学线路,重点打造秋收起义、湘鄂赣革命、理想信念三大主题路线。现在,全县20家研学基地已经成为红色教育的“活课堂”。
红色旅游带来的“新流量”
来铜鼓不仅能体验红色基因的脉动,还可以体验农耕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稻田变课堂,孩子们可以下地种田、跟客家阿姨学做青团……县城里的酒店,暑假周末想订个房?得提前好几天抢;民宿老板天天乐呵呵,“餐厅餐餐满座,连洗碗阿姨都雇不过来”。
村民靠卖蜂蜜、笋制品等特色产品,腰包也鼓起来了。而露营基地、夜市经济等新业态更是带来了新客流,让乡村变景区、民房变客房、农品变产品。当地算过一笔账,研学基地周边农户,通过提供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户均年增收达1.2万元。
从萧永翁祠里的烽火岁月到现实中的振兴图景,铜鼓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正以创新的姿态,做好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融合文章。
“来吧‘铜’学”,来铜鼓开启一场红色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