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爱拼才会赢 | 赣南有“潮”正出海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7-29 14:48:01

       去年11月,第五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服博会”)上,来自江西及国内281家纺织服装企业参展,邀请500余家重点采购商以及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近百家跨境电商平台及企业参加展会。

  今年4月,2025中国赣州(于都)纺织服装国际直采会(以下简称“2025直采会”)上,英国德本汉姆集团携旗下13个知名品牌共计100余名专业采购商聚焦男装、女装、童装、牛仔及鞋帽等品类,与129家优质供应商展开商务对接。

  他们,为何不约而同相聚江西省这个小县城?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乘着会展经济东风,于都认准纺织服装这个“首位产业”,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览展会,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国门拓市场、抢订单、稳外贸,推动于都服装跨海弄潮,成为一片活力迸发的创业沃土、一座时尚荟萃的梦想之都。


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5G+”智能工厂内,一排排梳棉机飞速运转


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产业园展示、售卖时尚女装


筑巢引凤聚动能


  于都曾以“三锤三匠”著称,民间素有弹棉花、做缝纫的传统。传承产业根基,于都锚定“纺织服装产业千亿集群”目标,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持续延链补链、完善配套,推动产业实现从“小散乱”到“集群化”的跃升,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能”的迭代。

  但对标国际服装市场的庞大体量,于都的这些举措与蜕变,差距依然悬殊。为让世界看见于都制造,于都促进会展支持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融合,搭建平台载体,推动会展经济“热辣滚烫”,拓展新思路、结识新朋友、达成新合作。

  其一,建设总面积2.7万平方米的中国(赣州)国际会展中心,可容纳1000个以上标准展位同时参展,第四届、第五届服博会和2025直采会均在这里举办,累计吸引2100余家参展商,超15万人次专业观众。

  其二,投资超5亿元建成FDC时尚产业中心,累计举办各类时装发布会30余场。引进中纺标检测中心国家级平台,建成牛仔研究院、省级服装产业研究院、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从近期会展的成效来看,4月10日在FDC时尚产业中心举行的2025直采会签约仪式上,于都县人民政府与宏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香港金寰国际有限公司签署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金额达16.6亿元。其中英国德本汉姆集团将在于都建设国际服装智造产业园,香港金寰国际有限公司决定建设绿色、智能水洗设备生产项目,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受到复杂国际环境影响,公司订单一度下滑30%,经营压力陡增。”赣州威来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辉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好在直采会上,我们积极寻求合作,陆续拿下5万件来自欧洲和中东客户的订单,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再看近年主要经济数据,2024年,于都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1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实现出口22.73亿元,比上年增长5.87%,产业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攀升。2025年1—6月,实现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14.48%。


会展搭桥链全球


  一次会面胜过千封邮件。当前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于都不断释放“走出去”的强信号,招商团组扬帆出海,经贸洽谈步履不停,在一些全球重要行业展会上,于都企业的身影愈发密集。比如于都与英国德本汉姆集团的深度合作,最初就系于展会上双方一次“投缘”的对话。

  去年7月,于都首次组团出海参加2024英国伦敦国际服装服饰及面料展(春夏),开展招商引资。其间,通过与英国德本汉姆集团深入交流洽谈,成功建立产业合作渠道。这一合作成果在今年4月的直采会上集中显现——82家企业与英国德本汉姆集团达成订单签约,总金额达4180万美元。

  2025直采会上,英国德本汉姆集团CEO丹尼尔詹姆斯芬利表示,于都有着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高效的政务服务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德本汉姆集团将以2025直采会为契机,深化与江西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共享,拓展市场联动,实现价值共创。

  于都与英国德本汉姆集团的“握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于都坚持把会展视为招商的重要窗口,积极组团参加国际国内知名时尚展会,连续5年举办服博会,今年4月对接英国快时尚品牌boohoo集团召开直采会,7月再次组织企业参加2025英国伦敦国际服装服饰及面料展(春夏),同步开展纺织服装专场招商推介会,面向潜在投资客商、专业人群,精准宣传推介于都产业、政策和环境,实现招商推介的乘倍效益。据统计,2024年当地借助会展推介招商4次,其中第五届服博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个,签约金额8.6亿元。

  积极拓展海外版图之际,于都亦在国内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活动。2024年,于都累计外出招商75批次,新招引纺织服装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21.3亿元。

  今年3月,于都县委书记黄法一行来到深圳某时装有限公司,参观企业产品展厅,了解企业发展历史、品牌发展模式及其未来业务战略布局等。座谈会上,黄法详细介绍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诚邀企业走进于都投资考察。招商行动成效显著:2025年1—6月,于都已招引纺织服装项目11个,签约金额达14.62亿元。


服装制造焕新颜


  截至2024年底,于都集聚服装企业3850余家,其中规上服装企业135家,占全县规上企业总量的62.80%,纺织服装产业已然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于都发展会展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前展后厂优势:展销与生产无缝衔接,通过三重转型路径赋能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引导参展促转型。于都制定加快推进外贸双提升的政策措施,从展位补贴、人员费用、企业认证等9个方面,鼓励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服装展会。2025年1—7月,组织28家(次)企业参加2025中国(南昌)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2025英国伦敦国际服装服饰及面料展(春夏)等3场展会。

  ——在第五届服博会上,于都就是依托前展后厂模式,精准邀约专业买家超2000名,到场专业观众逾8000人。展会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对接活动,为展客商构建高效贸易合作平台,促成企业与境外采购商精准匹配、达成共赢。最终集中签约订单项目34个,金额高达158.37亿元。

  抢抓机遇促转型。于都抢抓国家、省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良机,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积极帮扶包装项目,服装企业智改数转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全县85%的服装企业已完成数字化诊断,其中35家企业完成智能车间升级改造,占全县规上服装企业的25%。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企业获“江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纺纱设备高效运转、智能物流小车无声穿梭、自动检测设备监控纱线质量……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5G+”智能工厂内,工人身影寥寥。“我们采用自动生产、自动物流、自动仓储、自动检测的少人、无人制造新型生产模式。”公司行政经理刘观秀介绍道:“这让公司用工成本直降70%,纺纱效率跃升30%,2024年产值突破6亿元。”

  鼓励创牌促转型。于都清醒认识到自身仍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短板,于是搭建技术支撑平台、调整优化人才政策、鼓励企业送检……以此提升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强力推动自主品牌创建。截至目前,全县纺织服装企业累计拥有自有商标近百个、“江西名牌产品”19个、“市长质量奖”1家,5家企业成功开设线下专卖店,实现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变。

  ——2018年,汇美集团投资20亿元,落子于都建设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园。“加快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汇美集团旗下拥有茵曼、初语、生活在左三大自主品牌,运营线下实体店600余家。”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智勇说。

  笃行长期主义,于都锚定纺织服装首位产业,正以会展经济为支点,在“一米宽”的领域深耕至“一万米深”。通过“走出去”拓市场、“请进来”促合作,全县推动“家门口”的生产基地变身联通全球的“出海口”,酝酿更加耀眼的业绩。

(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