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铜都”的数字“算法”
编辑: 李盛元来源: 当代江西2025-08-06 15:06:39
编辑: 李盛元来源: 当代江西2025-08-06 15:06:39
日前,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度全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鹰潭23家企业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一。鹰潭为何拥有这么多先进级智能工厂?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窥知一二。2024年,鹰潭技改投资增长20%左右,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78.5%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下,今年1至6月,鹰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1.7%,居全省第二。
定制精准化“数转”路线
走进鹰潭市钲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钲旺科技”)智能拉丝车间,80余台智能拉丝机高速运转,机械手臂将装满铜线的铁盘搬运到货架上,再通过AGV小车转运至智能退火车间,实现两个车间智能连接。
鹰潭市钲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2023年到2024年,该公司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数字化改造,引入AI智能运算技术进行全流程优化,有效打通了设备、生产、管理之间的流程和数据壁垒。
改造后,该公司产品良品率从92%提高到98%,每吨综合成本降低近千元,企业年营收从2021年的不到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7亿余元。
更为可喜的是,在钲旺科技的带动下,一批本地同行业企业前来学习、取经,并将铜细线工艺中人机协同作业等数字化改造内容,陆续运用到企业生产中,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完成。鹰潭出台数字化转型攻坚方案和16条支持措施,围绕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率先在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深度改造,打造细分行业标杆,带动上下游复制推广。
数字化转型不能“一个公式算到底”,多样化场景、个性化需求决定了转型路线必须为企业“量体裁衣”。鹰潭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部署切实管用的数字化产品,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完成入企诊断企业619家,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492家。
配置专业化“数转”服务
改革就是要奔着问题去。鹰潭着力构建企业需求方、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三大运营商等高效对接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圈,遴选32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48款“小快轻准”数字化服务产品,累计为615家企业开展了数字化深度诊断。
在江西中易微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易微连”)生产车间,智能质检系统正在安静工作,完成独立排线、自动换盘、激光在线检查、联动自动控制漆膜、自动张力调节等步骤。下线的每一个产品,都有对应的二维码,可以溯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检测数据,精确地定位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系统和所有生产设备互联,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能精准定位到是某台设备、某个电机、某项指标,使成品率稳定在99.5%以上。”中易微连公司董事长郑克表示,整体数字化智能工厂,突破了传统设备、工艺对生产的限制,使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
工人在鑫铂瑞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然而,数字化改造并非一帆风顺,中易微连也曾面临高投入建成的各数字化应用场景无法全面贯通的窘境。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企业整合多个行业顶级专业团队,形成了11个应用场景、17个数字化子域、70个行业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郑克介绍,“我们还成立了子公司,向数字化服务商转型,为同类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分级管理,分类施策。鹰潭动态建立数字化转型项目库,分地区、分行业组织数字化供需、金融政策对接,建成“诊转一体、转诊结合”的工作体系,同时对改造企业设立阶梯式奖补,对服务商诊断、改造成效实行“赛马制”奖励,为数字化服务商搭建良性竞争生态。
培育协同化“数转”生态
在江西铜产业大脑运营中心数字大屏上,金融服务驾驶舱展示窗口内集纳了供应链金融、转型金融、碳平台数据等内容。“目前,我们打通了节能降碳智慧管理服务平台、能碳双控管理系统双数据通道,形成‘系统对接+企业自主填报’的双源数据采集方式。”鹰潭工控大数据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江西省首批“揭榜挂帅”的产业大脑,铜产业大脑整合五大应用场景,对接公共服务数据、下游平台数据、权威行业数据等产业与数据资源,构建了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据中台为核心的大脑底座,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系统经过升级后,各类监测指标、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现在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精准推送。”铜产业大脑有关负责人表示,以金融服务为例,目前平台已接入铜企200余家,协助企业获得贷款近亿元。
2021年,鹰潭市获批建设全国有色行业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以此为核心开发了轻量化SAAS级铜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核心设备和系统上云上平台,全市累计上云企业突破2.4万家,为企业提供轻量级数字化解决方案。鹰潭铜产业大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使数字化发挥出对产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江西三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的自动化作业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由单一企业诊断改造走向全体系生态化构建。鹰潭积极构建“数促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小快轻准”应用平台、数字化转型水平监测平台等6个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批量化改造。
鹰潭在全省率先创新铜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大数据重构企业征信,创设“铜票通”、数智贷、转型票据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装备迭代。目前,累计为472家企业提供资金826亿元,降低成本2.74亿元。
与此同时,推动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等本地科研机构与铜产业深度对接,开展师资“双兼双聘”,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产教联合体、综合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鹰潭,人才支撑正成为这场数字化转型背后看不见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