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社会> 正文

江西彩票公益金让幸福落地生根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8-06 15:31:28

​  青砖铺路、碧水穿村,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南泊村的清晨,总被村民们的笑语声唤醒。“家门口变景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徐明林望着新修的沿河步道,眼里满是笑意。在百公里外的九江市儿童福利院,刚入职的社工安安(化名)正耐心陪伴着孩子们做康复训练。与此同时,九江市浔阳区南司社区的“幸福食堂”里,年迈的老人正享用着热气腾腾的午餐——这三个看似不相交的场景,背后都涌动着同一份温暖的力量:福彩公益金。


一汪清水润乡村


南泊村沿河步道


  南泊村的蜕变,是彩票公益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2024年,浮梁县瑶里镇下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100万元,其中,瑶里镇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下达彩票公益金600万元,精准投向人居环境整治,让这个曾经闭塞的村落换了新颜。

  2750平方米的道路工程让泥泞路变坦途,1028.88米的污水管网让污水有了“归宿”,760米沿河步道串起河边风光……南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章志群细数近年来村子发生的变化:“公厕、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一应俱全。”

  环境的蝶变,点燃了村民的发展信心。曾在景德镇市区做工程的徐明林,三年前回乡将老房改造成“瑶里溪栈”民宿,9间客房高峰期日入3600余元,“路通了、景美了,游客自然来!”如今,瑶里镇瑶里村已有26家民宿,成了游客到乡村旅游、体验生活的好去处。

  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不止于环境改善,也带动了村民就业。55岁的潘时好在徐明林的民宿做保洁工作,“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有收入,这日子踏实!”从人居环境到村民增收,彩票公益金像一粒种子,在乡村土地上长出了“幸福花”。


一份资助筑梦想


九江市儿童福利院儿童正在上课


  “是福彩助学金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九江市儿童福利院社工安安的话,道出了另一种温暖。

  2018年,九江市实施“区域性养育”计划,此前一直生活在德安县社会福利院的安安来到了九江市儿童福利院。2019年,18岁的安安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却被学费拦住了脚步。“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如及时雨般降临,每年1万元助学金直接汇入她的账户,供她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这个曾受助的女孩大学毕业,选择回到九江市儿童福利院,用专业知识陪伴更多孩子成长。“我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更懂孩子们需要什么。”安安告诉记者。在江西,像安安这样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他们共同演绎着“助学一人、成才一个、反哺一片”的暖心循环。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全省已为7152人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

  九江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介绍,彩票公益金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不仅解决孤儿上学的经济难题,更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输血’到‘造血’,从‘受助’到‘助人’,这才是公益金真正的价值。”


一碗热饭暖人心


南司社区“幸福食堂”


  “这里的饭菜味道好,我和老伴常常过来吃午饭,有时候带些馒头回去,连早餐都解决了。”在九江市浔阳区南司社区的“幸福食堂”里,82岁的钟爷爷一边扒着饭,一边乐呵呵地说。家住附近的钟爷爷,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之前每天买菜做饭比较麻烦,今年5月投入运营的幸福食堂,成了他和老伴的“暖心厨房”。

  这份便利的背后,是彩票公益金对养老事业的有力托举。浔阳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况紫琴介绍,为解决高龄、独居老人的就餐难题,2024年该区投入292.5万元彩票公益金用于助餐网点建设,其中南司社区“幸福食堂”获得5万元建设补助,后续还将根据服务人次发放运营补贴——每服务6000人次奖励1万元运营补贴,最高可达3万元。

  智慧化服务让便利再升级。根据规定,在“幸福食堂”用餐的70岁到79岁的老人刷脸支付时,餐费自动减免2元;80岁以上的老人则减免4元。“8月7日我老伴就要年满80岁了,过几天就能和我一样每天用餐减4块钱了!”钟爷爷开心地表示。目前,浔阳区已建成25家“幸福食堂”,而这只是江西福彩公益金支持养老事业的一个缩影。

  “十四五”以来,江西累计下达10.29亿元省级彩票公益金,积极发挥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其中5.44亿元投向老年人福利类项目,帮助建成养老机构1619家,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25.6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8%,进一步织密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暖意融融。

  从南泊村的石板路到九江儿童福利院的读书声,再到“幸福食堂”里的饭菜香,彩票公益金正以多元的姿态,在赣鄱大地书写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民生答卷。

(全媒体记者 熊嘉)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