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南昌力争汽车产业规上营收突破1500亿元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8-07 15:17:20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8-07 15:17:20
近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南昌市关于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到2027年,力争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27年,建成面向全球的整车出口基地
《行动方案》提出,以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为核心发展区,新建区、高新区为协同发展区,构建“双核引领、两翼协同”产业布局,将南昌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成产业优势明显、制造能力先进、协同创新力强、优质要素集聚、治理机制高效、开放合作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到2027年,全市力争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60家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和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国家级汽车研发检测公共平台及产业化发展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整车及KD件年出口突破25万辆(套),年均增长25%,建成面向全球的整车出口基地,初步实现向品牌及技术输出等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
建设在全国有竞争力的汽车之城
《行动方案》明确,将提升集群综合实力,壮大整车企业,全力盘活存量资源和现有资质、产能,提升整车产销规模;鼓励整车企业通过开发、引进等方式创新迭代整车新产品,提高整车产品竞争力。
引育链条企业,加强链主企业培育,建立重点培育清单,一企一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引进上下游企业或配套项目;力争每年新增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
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汽车集群用地支持力度,对汽车产业重大工业项目保障土地供给;提升服务汽车集群发展所需的电、热、水、气、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水平;力争每年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含)以上重点项目20个。
构建多赛道并行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立足南昌市产业链和品牌优势,支持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燃料电池等多技术路线发展,加快推进产品提档升级与谱系化发展;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全市科学布局、全景可视的“充电一张网”;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整车企业加速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和生产,推动申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以安全出行为前提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提升零部件新四化业务,瞄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核心系统、新型电子电器架构、固态电池等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短板。
打造区域性汽车零部件配套中心
加强上下游协同,紧紧围绕集聚发展,加快打造南昌县(小蓝经开区)轻型商用车、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南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新建区特色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和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区。到2027年,力争全市汽车产业配套率达到60%。
实施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引导汽车产业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链式”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力争累计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00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0个。
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强化汽车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南昌市在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扩大南昌造汽车和零部件的整体品牌影响力;鼓励南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通过展会、赛事、营销等多维度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认知度。
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出口融资担保、信用保函等产品,支持汽车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汽车展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带动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支持海外产品开发及认证,支持省内企业积极扩大二手车出口、零部件出口、平行车进口等业务规模,探索新能源配套产品进出口、智能化汽车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增长点。
(全媒体记者熊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