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41.4万亩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8-26 15:32:48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8-26 15:32:48
8月25日,“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会上通报了“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202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494.1亿元、比2020年增长1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73元、比2020年增长33.5%。一个个数据力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农业质效双增、农村和美宜居、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江西正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快转变。
永修县三角乡,“稻虾连作”的沃野上,连片中稻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碧浪,宛如绿色海洋(图据人民网)
6月26日,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的一家食用菌生产基地,村民在采摘秀珍菇(图据新华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全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439.2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油料产量达151.3万吨,比2020年增长23.3%。今年早稻和夏粮夏油已丰收到手,秋粮长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2024年,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1931.2万吨、605.9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长17.6%、22.9%;主要畜禽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363.6万吨、89.3万吨、303.2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长27.5%、45.9%、15.4%。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高标准农田833.2万亩、改造提升252.6万亩,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41.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6.9%。202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9%,比2020年提高3.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48万千瓦,比2020年增长17.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居全国前二。
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
全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精准帮扶政策措施,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守得更牢。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877元增至2024年的18436元,年均增幅达9.4%,持续高于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监测机制持续优化,创新打造覆盖全省所有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推动监测更全面、预警更及时、帮扶更精准,累计识别监测对象8.7万户。帮扶举措扎实有力,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加强产业、就业帮扶,精准匹配开发式帮扶与兜底保障措施,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6个。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脱贫人口就业目标。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健全完善扶贫(帮扶)项目资产长效管护机制,对全省登记的51.3万个、原值1113.68亿元的扶贫(帮扶)项目资产,明确资产权属,实现资金有迹可循、资产有源可溯,更好发挥帮扶效益。
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全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发力,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培育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5个千亿元级主导产业链和茶叶、中药材2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链;打造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4个;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28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实施农业产业化“双百”行动,持续“外引内培”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1家、省级龙头企业1147家,其中营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168家、超10亿元的企业82家,在主板上市的企业达6家。市场销售持续拓展,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开展农产品“六进”行动和“出海”计划,推动2119款优质农产品进驻高端商超餐饮平台,打造年销售额超千万的爆品282款;农产品电商零售连续突破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大关,近三年年均增速50%以上。
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全省坚持用好改革法宝,以机制创新破解发展瓶颈,以制度创新激活资源要素,以实践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开展了深化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二轮到期延包试点等重点改革任务,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改革实践经验。新型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拓展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动集体经济从“有没有”向“强不强”转型升级。2024年,全省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突破74.72亿元,村均超43万元,强村富民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经营体系高效协同,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7.5万家、家庭农场9.3万家,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6万个。初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乡村建设全面提质
全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新开展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得到一体提升。人居环境更优,持续完善水、厕、路等设施,推行“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8.3%,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发展活力更足,引进省内外运营主体1262家,对全省879个村庄进行整村运营,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让“青山变金山、空气变财气、叶子变票子”,累计发展乡村民宿7556家,建设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2个。文明乡风更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89个。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丰富乡村文化,成功举办全国“村跑”、“村BA”等活动。
(聂嘉怡 全媒体记者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