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高校策源 企业转化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17 16:32:52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17 16:32:52
近年来,江西以“1269”行动计划为牵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航空、稀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育种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江西造”“江西研”重大创新成果,科技之光闪耀赣鄱。
日前,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市召开,表彰2024年度为全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140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胡笑添等10人被授予省科学技术青年奖,令人振奋。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创新“因子”在高校活力奔涌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也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此次表彰,南昌大学共计46项科技成果获奖(含参与单位),包括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科学技术青年奖3项。值得关注的是,获得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废杂铜直接制杆产业化成套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由该校教授张深根主持,联合多家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完成。
该项目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支持下,针对废杂铜直接制杆存在的技术瓶颈和装备问题,历时14年研发、工程化验证和产业化,提出熔体深度净化理论,突破精细化分选、熔体深度净化和新型炉组及自动控制等瓶颈,实现了废杂铜直接制杆并产业化。该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26件(其中1件获江西省专利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59件;主编行业标准2项。
除了这一获奖项目,南昌大学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材料学科以硅基氮化镓这一复合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在同一种材料体系上实现了可见光全波段LED高效发光,绿光、黄光、红光LED峰值光效分别达到70.9%(430lm/W)、62.5%(380lm/W)、35.6%(80lm/W),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国际领先地位,打造了铟镓氮长波长LED科技长板。食品学科建立全球最大复合多糖生产基地,填补国内外空白,“养胃”食疗产品证实临床功效,惠及1.2亿位胃肠疾病患者,成果转化累计超150亿元;益生菌发酵果蔬技术构建全产业链体系,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催生全新产业,产业化效益超200亿元……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南昌大学副校长聂少平表示:“我们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库’‘成果库’‘企业库’‘企业需求库’建设,组建技术经理人服务团,‘一对一’服务科研团队开展成果转化。”
从全省来看,江西实施高校科技服务“百博百企”“进园入企”等专项行动,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产学研协同机制。2024年,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1年翻两番,纵向科研经费到账增长157%,横向科研经费到账增长130%。2025年上半年,高校登记技术合同1472项、金额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70%。
创新“动能”在企业加速转化
“十四五”期间,江西新部署科技重大专项70项。2024年,企业牵头或参与的省重点研发计划占比达81.8%。从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来看,在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获奖项目与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中重点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占69.13%,较上一年度增长4个百分点,再次强化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晶科能源(上饶)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工业大学研发的《面向场景化的高效高可靠性光伏组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斩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便是例证。近五年来,晶科能源累计投入超200亿元研发资金,在技术迭代、产业落地与生态构建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光伏领跑全球的重要推手。
晶科能源率先攻克N型TOPCon技术难题,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跨越,推动全球光伏加速进入N型时代。依托全产业链协同优势,该公司N型先进产品占比达90%,组件出货量率先突破320GW,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5%,不仅巩固了在新一代光伏技术领域的领军地位,更以“中国方案”强化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国话语权,使中国光伏竞争优势从“规模领先”升级为“技术+规模”双领跑。
“我们以‘量产一代、储备一代’节奏推动技术进化。”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介绍,量产端,基于HOT4.0技术的Tiger Neo3.0组件功率达670W、平均双面率超85%,适配大型电站与分布式场景;实验室端,累计30次打破世界纪录,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27.02%,组件最高效率达25.58%,N型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22%,持续为太阳能技术提升提供新动能。
创新成果“落地生金”,截至8月21日,晶科能源全球共申请专利5626件、授权发明专利1889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173件,形成全产业链技术壁垒。标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制定”跨越;主/参编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6项,主编的《IEC63202-1》成为全球首个光伏电池光衰测试IEC标准,今年牵头的组件抗踩踏标准填补国际空白,以“中国标准”定义行业规则。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码N型技术迭代与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中国光伏产业突破内卷式竞争,向更高技术能级、更优发展质量跃升,为江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江西光伏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贡献晶科力量。”陈康平展望道。
(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文 全媒体记者许玉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