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四五”财政“账本”亮眼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17 16:38:54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17 16:38:54
9月16日,记者从“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江西财政实力日益强大,按照今年预期目标计算,五年全省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达1.5万亿元、年度支出总量前移至全国第13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2%
砥砺五年,江西拓财源、壮实力,积极统筹资源稳增长。
收入规模稳中有增。2021至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812亿元增长至3067亿元,年均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财力保障持续增强。五年全省累计下达市县转移支付超1.5万亿元,总量比“十三五”期间增加超3000亿元,年均增长10.8%。市县收入占比稳定在80%以上,其中县级收入占比始终比全国地方平均高7个百分点。
资源统筹提质增效。五年来,江西争取中央补助超1.7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9032亿元,统筹用好贴息、奖补、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其中“两通”“两融”撬动社会资本超1万亿元,资源配置“组合效应”持续放大。
市县发展稳中提质。五年来,江西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对市县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累计安排12.5亿元激励市县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税源。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0亿元的县(市、区)有3个,超10亿元的有77个,分别较“十三五”末期增加2个、10个,市县发展的“源头活水”不断夯实壮大。
科技支出累计达1124.9亿元
砥砺五年,江西重精准、优结构,保持支出强度促发展。江西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集中更多财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做到“大钱大方”办大事,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达3.4万亿元,年度支出总量前移至全国第13位,持续较高的支出强度为逆周期调节提供了充足“弹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增活力。五年来,全省科技支出累计达1124.9亿元,2024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排名前移至全国第9位,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更多“江西研”“江西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至64.5%,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
扩大内需挖潜力。江西累计统筹147.6亿元一体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提质、商贸消费环境改善,累计下达预算内基建资金850.2亿元、发行专项债6992.8亿元等,加快补齐重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全省上下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有潜能的消费不断释放。
绿色转型聚合力。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十四五”时期,江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省节能环保支出累计达1121.4亿元,年均增长3.9%,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五年来安排71.4亿元大力推进有色、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30亿元强化制造业数字化奖补,更好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呈现新气象。
民生领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
砥砺五年,江西促均衡、强普惠,坚持民生为大增福祉。五年来,江西每年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省民生领域支出达2.7万亿元,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80%左右,其中用于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的支出占比超50%,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十三五”末期的14533元提高至17068元,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优抚等标准逐步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各学段教育经费等保障有力,在更多财政资金“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的推动下,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经营主体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就业。五年来,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超3500亿元,同时用足政府采购、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箱”,大力支持相关领域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让各类经营主体实打实减负担、增后劲。
江西省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现“十九连涨”,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较202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困难残疾人补贴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较2021年分别增长83%、57%;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万元提高到2万元;为超6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全媒体记者熊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