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工信> 正文

澎湃新动能 江西工业跃升进行时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18 16:28:49

​  9月17日,全省工业强省推进大会在赣州市召开,赣州市、鹰潭市、修水县、南昌高新区、吉安市电子信息研究院、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个单位作大会发言。


来源:江西日报


  这是一场“很有料”的思想交锋——台上,嘉宾们倾囊分享发展路径与成功经验;会后,代表们围绕发展的痛点与机遇,热烈交流实践探索与创新模式。思想在碰撞中迸发火花,共识在探讨中愈发凝聚:今天的江西,澎湃新动能,工业“脊梁”更加坚挺,值得更多的畅想和期待。


看设区市

筑产业集群高地挺工业“硬脊梁”


  在宇宙中,有一处引力异常的地方被称为“巨引源”:它把银河和邻近的星系,以约600km/s到700km/s的速度,向其自身方向拉近。在工业领域,也存在“巨引源”——产业集群,所谓“产业聚起来,投资跟着来”,越是坚持产业集群,就越是能吸引企业前来考察、签约、落户,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大会的举办地赣州市,深知“巨引源”的重要性,着力打造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现代家具、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做强企业上,赣州组建规模超500亿元产业基金“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工业富联智能制造二期、孚能科技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菲仕绿能年产1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今年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7个。

  在延伸链条上,赣州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向高端磁性材料、永磁电机、高性能硬质合金、铜基新材料等后端延伸,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国稀金谷”;锂电新能源构建了涵盖锂电二阶材料、一阶材料、锂电池到综合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

  常有人说“好目标就是要‘跳一跳’够得着”,鹰潭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集群。在此次大会上,鹰潭市对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一,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五个一流”标准设定50项细分指标,力争到2027年集群营收达6600亿元、占全国铜产业比重保持在15%以上,百亿元级企业达13家,细分领域全国前20强企业达30家。其二,研究制定铜基新材料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五大赛道融合发展路径,重点在AI算力等14个应用领域和257个关键铜产品上攻坚突破,力争两年内高端铜基新材料产值突破千亿元。其三,每年实施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不少于60个,1至7月,鹰潭市工业投资增长23.2%、增速居全省第一,在建188个重大工业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新增营收2000亿元。


看县(市、区)

创招商赋能新径引产业活水奔涌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大会发言阶段,九江修水县和南昌高新区针对创新招商模式提出诸多精彩观点,“吸睛”又“吸金”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对于修水县而言,这是夯实未来发展的根基——大力推动招商升级、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构建“龙头引领、产业协同、全链发展”的模具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路径。

  变招引企业为培育产业。创新资本招商、链式招商,通过基金撬动、金融跟进,引进链主企业中泰集团打造模界荣耀平台,成功带动27家模具企业和41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从研发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变单打独斗为集群共享。推动中泰集团投资18亿元打造六大共享平台,其中设计平台聚集创新人才500余人,自主研发“智一”软件,实现图纸、模型共享,效率提升40%;配备业内高端设备和国内首台3200吨试模机,设备共享率达72%,降低企业采购成本30%以上,缩短制造周期15%。

  变传统制造为数字赋能。建设修水县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推动50家企业完成L6—L9级改造。与华为合作共建模具云工厂,实现全流程云协同,以数字化、智能化,助推产业走向专业化、国际化。

  对南昌高新区来说,这是带来资金流入的法宝——数据显示,1至7月,该区外资现汇进资增长26%。新签约重大工业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454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8个。

  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产业链招商……当地招商举措“频出”:合作设立10只基金,促成12个项目落户,助推多家企业上市,与省国控合作组建首期10亿元现代产业基金正式运行,返投全国首个卫星激光通信企业蓝星光域落户;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中微半导体追加投资20亿元设立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研发中心,导入12个成果产业化项目,今年以来营收增长100%;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实施目标化清单化招商,吸引全球最大LED显示屏企业洲明科技投资50亿元建设MiniLED显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今年签约、今年投产,3年内产值可达100亿元。


看机构和企业

强化创新内生动力共建协同产业生态


  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里,不难发现,再严峻的外部环境,也有企业逆势崛起;再繁荣的经济周期,也有企业黯然退场。会上,嘉宾的发言干货满满,听罢,在场人心中已有共识:企业想发展,就要靠自己,去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吉安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实质化运营以来,坚持板块式建设、区域性共享和市场化运营,营造了产业与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一方面,研究院以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合作为契机,引入湖南大学王耀南院士团队。后续引进了9所高校院所,板块式打造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10个链群研究平台,基本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全赛道。目前,研究院集聚院士顾问7名、核心专家30多名、常驻科研人员超过100人。

  另一方面,研究院有组织、成体系地开展科研攻关,集中力量突破“高端智能检测装备”“光波导AR”等关键技术,实施省重大专项、省揭榜挂帅项目等技术攻关项目27个,为企业形成380余项技术攻关方案,授权知识产权202项。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视觉引导抓取与检测设备应用于立讯制造、木林森等企业,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超2.3亿元。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的努力同样看得见,近三年投入超10亿元,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和数字生态建设,为争创国家级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基础。

  从政府层面看,上饶市从项目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生态培育等方面给予晶科能源全方位支持,助其建成智慧大工厂等重点项目,成功申报“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等8项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推动转型进程持续加速、转型效益不断放大。

  从企业自身看,晶科能源将实践经验转化为产业链共享资源:输出晶科数字化产品包,帮助上下游企业提升生产实时监控与智能运维能力;建成全国首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光伏新能源基地,开放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共享服务;搭建“面向全国光伏行业的综合性数字智慧赋能平台”,目前已链接29家产业链企业、接入3万余台工业设备,累计发放供应链融资26.8亿元,带动区域采购成本下降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愈发突出,为全省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1至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1.8个百分点,江西工业“脊梁”更加坚挺。

​(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