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矿产地153处 建成绿色矿山262座
江西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22 16:18:27
新发现矿产地153处 建成绿色矿山262座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22 16:18:27
9月19日,“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获悉,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9项指标中,5项已经提前完成,其余4项可如期完成,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五年,江西聚焦“优化空间”,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总体形成。通过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构建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完成省级、设区市及赣江新区、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加快编制审批1339个乡镇总体规划。有序推进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审批,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0%,完成24个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建成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基本实现“三区三线”动态监测和规划全流程管理。
这五年,江西聚焦“服务发展”,高质量要素保障有力有效。省批准建设用地91.97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41.99万亩,保障302个“1269”行动计划项目,208个“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引领性项目用地。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矿产地153处,其中战略性矿产地47处。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广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累计组合供应35单,总金额174.57亿元。向160余个部门(单位)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其中地形图4.56万幅,是“十三五”期间的2.12倍。
这五年,江西聚焦“守牢底线”,高水平资源生态保护基础更加坚实。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全省4004.5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354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下达至各设区市。耕地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协同监管机制,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稳定在4.12万平方公里。制定生态修复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累计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8548座,面积46.5万亩。建成绿色矿山262座,占在产矿山数量45.8%,总量和占比均列全国前列。
这五年,江西聚焦“全面节约”,高效率利用资源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提质增效,13个县(市)被认定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标准地”供地比例由2020年的39.3%提升至2024年的70%。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9.97万亩、闲置土地26.59万亩。2021年至2024年,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6.91%。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资源枯竭的矿山实行“关停并转”,全省矿山数量由2020年的2414座减少到2024年的1960座。
这五年,江西聚焦“治理增效”,高效能惠民安民更加可感可及。出台和修订《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土地、矿产违法总量下降至历史最低。实现全国首个森林资源、首个液体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出不动产“带押过户”“交地(房)即交证”等便民措施,推进“保交楼”“保交房”办证工作。累计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房屋41.82万套。实现中部六省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强化地质灾害防治,避让地质灾害92起,避免可能伤亡人员574人。
(全媒体见习记者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