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社会> 正文

餐茶融合趋势突显,竹叶青茶赋能餐饮品质升级

编辑: 肖霞来源: 经济晚报2025-09-23 15:45:03

​  有朋自远方来,清茗一盏酬知音。9月19日,氤氲茶香中,2025中国餐饮之光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餐饮行业生态建设,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沙利文全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成为关注焦点。《白皮书》指出,在“健康化+品质化”需求驱动下,“餐+茶”多元融合已成为餐饮行业显著趋势。作为中国茶业龙头企业和高端绿茶品牌,竹叶青茶业以高品质、标准化绿茶供应体系为中游企业赋能,并为餐饮运营注入“国饮”文化附加值,提升消费体验感。

  同日,竹叶青茶业正式启动“慢慢喝茶好好吃饭”竹叶青中国茶茗宴品鉴系列活动,上演千年茶文化与现代餐饮美学的精彩碰撞。从9月到12月,竹叶青茶业将携手成都15家米其林、黑珍珠等知名餐厅,深度实践餐茶融合发展,打造高端餐饮新标配,引领消费者品古韵新香,踏上一趟四川风味品质之旅。

  健康品质消费升级

  竹叶青核心优势契合市场需求

  2025年,餐饮行业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重构。站在十字路口,餐饮人何去何从?存量竞争时代,创业者如何“破卷”?《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白皮书》围绕理解宏观背景、洞察消费需求、把握品牌经营和供应链新动向,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分析。

  《白皮书》指出,截至2025年3月,中国餐饮行业中游各品类餐饮企业存量达1689万家,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动能趋弱,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同时,健康消费已从“可选”转向“刚需”,餐饮行业加速呈现“绿色食材、安全餐饮”趋势,中游企业强调绿色食材、可溯源原料及天然饮品的引入。在此背景下,部分上游企业如竹叶青茶业,在绿茶领域的行业地位、产品品质及消费者心智占领方面强势领先,与中游企业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

  《白皮书》强调,这种需求契合正是基于竹叶青茶业在品质把控、制茶科技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头雁”作用。自1998年创立以来,竹叶青茶业率先坚守“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依托峨眉山黄金产茶带优势,将鲜叶来源锁定于海拔650-1500米的高山茶园,该区域的茶树有着茶氨酸与茶多酚黄金比例,出产的茶叶嫩栗清香、汤色明亮、持久回甘。

  为保障茶芽鲜嫩度与品质稳定性,竹叶青茶业持续突破工艺、创新科技,将生产过程细化为38道工序、116项检测严苛流程,投入上亿元打造自动化生产线和全国最大名优绿茶保鲜库,将茶芽含水量控制到仅3%,优于5%的行业标准和7%的国家标准。2022年,其研发的五重锁鲜科技及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鲜茶标准,引领行业标准化,牢牢把握“更鲜爽”的行业核心话语权。

  深耕不辍,佳茗有心。27年来,竹叶青茶业以中国茶文化为根,以国际化视野传播中国茶文化为己任,先后亮相上海、米兰、迪拜世博会,斩获国际茶叶委员会高品质推荐奖、世界绿茶评比大会金奖等殊荣,连续四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上。

  沙利文相关负责人谈道,《白皮书》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餐茶融合的发展现状,更前瞻性地为餐饮与茶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指引。为餐茶搭配提供品质基础,解决餐饮场景中茶饮标准化、稳定性的痛点,竹叶青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将推动餐茶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餐茶融合趋势显现

  竹叶青茗宴赋能餐饮门店运营

  同心聚势,追光破局。中国餐饮行业发展路在何方?在消费升级与多元文化大背景下,餐茶融合指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方向。

  《白皮书》分析认为,随着“健康化+品质化”需求日益增加,“餐+茶”多元融合已成为餐饮行业显著趋势,高品质茶饮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尤其是天然、无添加的原叶茶,与“健康至上”的消费理念相呼应,持续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

  此次从9月持续至12月的“慢慢喝茶好好吃饭”竹叶青中国茶茗宴品鉴系列活动,正是竹叶青茶业敏锐洞察餐饮行业趋势,与成都15家“顶流”餐厅联合打造的标杆级消费盛宴。每家餐厅将根据自身特色菜品,陆续上新竹叶青茶特别定制套餐。

  《白皮书》分析指出,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叠加,而是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竹叶青茶业依托严苛的品质管控所构建的高品质、标准化绿茶供应体系,可助力餐饮集团实现运营标准化与规模化复制,保障各门店现泡茶稳定出品,满足餐饮企业对品质化的核心要求,有利于从风味匹配、体验服务、营收结构、供应链等方面助推餐饮行业升级。

  另一方面,餐饮场所通常是消费者开展商务洽谈、社交互动及家庭团聚等活动的核心载体,竹叶青所蕴含的“国饮”文化内涵,可为餐饮企业的茶饮品类赋予文化附加值,推动绿茶在餐饮场景中从功能性饮品升级为承载待客礼仪、传递传统文化、彰显生活美学的体验符号,“寓情于景”强化品质感传递。

  在中国餐饮之光大会及晚宴现场,众多餐饮界知名人士品鉴后,对竹叶青茶的优异品质和餐茶搭配的味觉效果及服务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川人爱绿茶,清雅、柔润的明前茶与川菜、火锅结合,可以降燥、清口、解腻。”成都柴门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菜烹饪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天福表示,餐茶搭配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提升消费者综合体验。“一桌菜有起伏,餐前、餐中、餐后搭配竹叶青茶,能互补共生,提升口感层次。”

  美学艺术餐厅翠玲珑CUI营运总监熊韬认为,竹叶青茶醇厚、香甜、生津,与24种味型的川菜适配,能丰富菜品层次感。“竹叶青和川菜同为四川名片,川菜配川茶是餐饮与文化的叠加,‘慢慢喝茶好好吃饭’完全符合当下健康、品质的时尚消费理念。”

  打造高端餐饮标配

  竹叶青慢生活美学获高度赞扬

  剧作家魏明伦笔下的成都,是“文采之城,安逸之地”。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把“悠闲”刻进了骨子里,而“悠闲”的具象化,首先体现在一个“茶”字上——人民公园的坝坝茶座,锦江之畔的沿河茶楼,“日咖夜酒”小馆里飘出的茶香,皆是“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的自在随缘、洒脱不羁。

  大会期间,竹叶青茶业把这份“悠闲”带到了现场。茶艺师演绎“客来敬茶”的传统饮茶礼仪,欢迎五湖四海的餐饮人相聚成都话真心。宾客轻捧佳茗,在袅袅茶香中获得一份静贻。

  为期三个多月的茗宴品鉴系列活动,竹叶青茶业更是将“悠闲”贯彻到底——在快节奏的竞速时代,以一杯好茶邀请消费者短暂地停顿,从容不迫、悠闲自在地品味一餐一饭,欣赏一沏一饮,于喧嚣中寻觅内心的宁静,帮助人们在“川菜+川茶+川景”的立体式体验中,重新找回中国传统的饮食智慧和生活美学。

在莫催东坡·茶餐空间联合创始人何容看来,竹叶青作为中国高山绿茶龙头代表,其营养丰富、栗香鲜爽,在不掩盖菜品本味的前提下,可使食客的味觉体验更持久。

  身为茶文化爱好者,何容还肯定了竹叶青茶业推广成都悠闲生活美学的积极作用。“成都人一直有在茶馆吃饭的习惯,茶与餐的深度融合,是从单纯的味觉满足扩展到文化与精神的享受,能有效提升喝茶用餐的沉浸式仪式感。”她表示,“慢慢喝茶好好吃饭”不仅是味觉上的创新组合,更是当前消费理念下餐饮行业的一次结构性变革。“期待竹叶青与成都餐饮一道,创新消费场景,用苏东坡所说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服务更多热爱生活的人。”

  不少业界人士也表示,竹叶青中国茶茗宴品鉴系列活动是“健康中国”、“美食中国”与“文化中国”的激情碰撞,开创了餐茶搭配的品质新高度,带来了时尚消费的品质新体验,为中国餐饮业与茶业的跨界合作提供了全新范本。

  川飨情深,茶韵绵长。竹叶青茶的鲜爽甘醇,与中餐的五味调和百味香,正共同奏响餐茶和鸣的天籁。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