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的坚守与蝶变 ——吉安水务集团五岳观水厂取水泵站无人值守改造纪实
编辑: 吴凡来源: 经济晚报2025-10-09 10:19:25
编辑: 吴凡来源: 经济晚报2025-10-09 10:19:25
赣江之畔,五岳观水厂取水泵站静默矗立。这座始建于2005年的设施,已持续运行二十载春秋,如同一位忠诚却略显疲惫的老兵,默默守护着城市用水的第一道关口。在吉安水务集团麾下的五座取水泵站中,它成了唯一仍需人工日夜轮守的“孤岛”——值班室内,灯光彻夜不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人工抄录的水位、压力、电压数据;运行人员时刻警惕,依靠经验判断设备状态,手动启停机组,应对突发状况。随着岁月流逝,设备老化加剧,能耗居高不下,人工成本持续承压,这座老泵站,已然站在了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
决策:智慧水务浪潮下的必然选择
变革的契机,五岳观泵站的运行一直是公司管理层关注的焦点。公司领导班子多次深入五岳观泵站实地调研。数据不容乐观:老旧的110kW定速水泵,即便在低峰用水时段,也持续“大口吞电”;人工值守模式下,每年仅人力成本便高达数十万元;而设备故障率的攀升,更是悬在供水安全头顶的利剑。与此同时,公司其他已完成自动化改造的站点,其高效、精准、低耗的运行状态,提供了生动的示范。
(配电柜组)
“五岳观泵站的转型刻不容缓。它不仅仅是一个站点的升级,更是吉安水务迈向现代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一步,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在一次关键的项目论证会上,公司总经理的话掷地有声。经过周密论证与审批流程,“五岳观水厂取水泵站无人值守智能化改造工程”正式立项,一场关乎效率、安全与未来的技术革命就此拉开帷幕。
攻坚:核心装备的智慧涅槃
抓住核心,乾坤挪移:工程的核心,首推泵房核心设备的彻底换代。拆除4台服役逾二十年的110kW“电老虎”,是整个改造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攻坚之战。工程师们如同进行精密的外科手术:精准切断庞大陈旧机组与管网的复杂连接,动用重型吊装设备,将笨重的铸铁身躯缓缓移出基座。尘埃落定后,取而代之的是闪耀着崭新金属光泽的节能利器——两台75KW和两台160kW的智能变频水泵机组。
(水泵机组)
变频节能,智能调控:新机组的“心脏”是先进的变频驱动系统。它告别了传统水泵“全速运转”或“彻底停机”的简单粗暴模式,能根据管网压力与水厂需求的实时变化,如同拥有智慧般自动、连续、无级地调整电机转速与输出功率。“这就好比给汽车装上了智能巡航系统,路况好时平稳省油,爬坡时自动加大动力,始终保持最优状态。”项目技术负责人指着控制屏上实时跳动的频率曲线解释道。经测算,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能消耗高达10%。
阀门升级,安全双保险:淘汰了老旧的普通蝶阀和缓闭止回阀,新机组配备了集手、电驱动两用阀和多功能控制阀。这些阀门不仅能接受中央控制系统的远程精准指令,实现毫秒级的启闭响应,确保水流调控的及时与稳定,同时保留了关键的手动操作功能。当极端情况发生(如系统断电、通讯中断),运行人员可迅速进行手动干预,为供水安全筑起牢不可破的双重保障。
神经:构建全域感知的智能中枢
如果说新水泵是强健的“肢体”,那么遍布泵站的全新自动化控制系统,则构建了高度敏感的“神经网络”与智慧决策的“大脑”。
感知触角无处不在:工程师们在取水口、水泵进出口、出水总管等关键节点,精心部署了大量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压力、流量、温度、振动、水位……这些关乎运行状态的生命体征数据,被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汇聚。
本地“小脑”敏捷可靠:泵站现场新建的高规格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柜,如同一个反应迅捷的“本地小脑”。它实时接收传感器信号,按照预设的安全逻辑进行毫秒级的快速判断与执行——当检测到某台泵轴承温度异常升高,它会立即启动备用泵并发出警报;当管网压力瞬间陡降,它能自动调整变频参数或增开机组,将波动迅速平息于萌芽。其强大的本地自治能力,是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基础安全的关键屏障。
信息“高速公路”直通云端:一条专用的高速光纤链路,如同信息的高速公路,将泵站现场的PLC系统与水厂中控室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主脑系统实时互联。取水流量、清水池水位、机组状态、能耗数据……一切关键信息在中控室的屏幕上清晰呈现。操作员轻点鼠标,千里之外的指令便能瞬间抵达泵站设备。更核心的是,系统依据清水池液位这个终极需求信号,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自动计算最优的取水量,并智能调度不同功率水泵的启停组合与运行频率,真正实现了“需多少,取多少”的精准、高效、无人化运行目标。
焕新:功能与颜值的双重蝶变
在追求内在智慧的同时,改造工程亦未忽视这座老建筑的外在形象与功能环境。一场精心实施的“亮化工程”,让泵站由内而外焕发新生:
内部空间重塑:泵房内部,斑驳起皮的墙面被彻底铲除,代之以平整光洁、易于清洁的环保涂料;老旧昏暗的照明系统被节能明亮的LED灯具取代;坑洼的水泥地面经过打磨找平,涂覆上醒目的环氧树脂地坪漆——深绿的安全通道、黄色的警示区域、蓝色的设备区,不仅美观,更强化了安全规范。
外部形象提升:泵站外墙,经专业清洗后,涂刷上集团标准色的质感涂料,庄重而现代;锈蚀的护栏被更换一新;站区入口处,新设的标识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位参与改造的老工人抚摸着光洁的墙面感慨:“在这里干了十几年,真没想到它也能变得这么亮堂、这么有科技感,像个新厂区了!”
圆梦:智慧清泉奔涌新程
近期,项目主体工程宣告竣工。调试阶段,每一个环节都牵动人心。当清澈的赣江水,首次完全在新系统的自主指挥下,平稳、高效地流经新机组、新阀门,注入通往水厂的管道;当中控室的屏幕上,“五岳观一级泵站监控系统”的状态图标由闪烁的调试中“手动模式”稳稳跳转为清晰的“自动远程”;当值守了五岳观取水泵站整整十八年的老师傅彭嗣红,在集控中心轻点鼠标,便完成了对“老伙计”的远程监视与调控,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轻叹:“这下,是真放心了,也真先进了!”五岳观泵站的智慧新生,同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益:
人员精简化:彻底告别四班三倒的人工值守模式,运行人员全部转移至水厂中控室,实现“一人多站”集中监控,人力资源得到质的优化。
能耗显著降:变频技术的深度应用,结合按需取水的智能调度,综合能耗较改造前大幅下降,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费近十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再跃升:自动化系统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将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预防;多重安全联锁机制,大幅降低了误操作和事故风险,供水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响应更迅捷:远程监控与操控,使得对异常工况的发现和处理速度以秒级提升,系统稳定性与韧性得到质的飞跃。
从人工值守的孤岛,到无人自动运行的智慧节点;从能耗大户到节能标杆;从依赖经验到数据驱动——五岳观取水泵站的蝶变,是吉安水务集团拥抱工业4.0时代、向智慧水务坚定迈进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更是一种理念的重塑,一种面向未来供水安全保障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汩汩流淌的赣江水,经由这座焕然一新的智慧泵站,正以更高效、更稳定、更绿色的方式,持续滋养着吉安大地的千家万户,奔向更加智能、韧性的水务新纪元。这奔涌不息的清泉,映照着从传统迈向数字未来的坚定足迹,也宣告着城市生命线守护方式的深刻革命——智慧已至,未来已来。
(曾小明 熊晓斌)